Skip to main content

「藥價黑洞」不能說的秘密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29期)
   記者:張裕昇
   日期:
 
   

 

 

 

很早以前就發現,一些商店賣的飲料有「飲料黑洞」,一瓶355ml的易開罐賣25元,結果在大賣場賣13元,價差將近一倍,肯定有飲料黑洞。近日來「學名 藥比原廠藥貴」的相關新聞終於解開了筆者心中的疑惑,什麼是藥價黑洞?黑洞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任何物質都逃不出黑洞的控制範圍?

根據新聞的報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指出,第七次藥價調查前夕,健保局修改藥價基準,原廠藥平均調降18%,學名藥卻平均調漲達75%,前兩百大藥品中,近 三分之一品項學名藥價高於原廠藥,最高甚至達1.83倍。以98年署立醫院4種藥品用量為例,健保因此多支付2,735萬元,健保黑洞愈查愈大。健保局醫 審暨藥材組專門委員回應,為讓低價藥品有競爭力,才策略性調高藥價,提高競爭力。

藥師們!看到沒?藥價黑洞就是這樣來的,兩年一次的藥價調查,每年調整藥價,為的居然不是抑制藥費的成長或增進民眾的健康,而是為了提升低價藥品的競爭 力。而調高學名藥給付價格才能使低價藥有競爭力,主要癥結在於國人的用藥習慣,加上醫師間的普遍錯誤認知,大家都認為原廠藥的效果一定比台廠的效果佳,在 相同藥價差之下,原廠藥必為優先選擇。所以壓制原廠藥價格,提高學名藥的給付,就是要以藥價差的誘因來鼓勵醫師多使用學名藥而少用原廠藥。然而,這項措施 卻又與抑制藥費成長,藥品進價與給付價格相同的目標原則相牴觸。一方面抬出藥價黑洞,為健保的虧損找藉口;另一方面卻又以藥價差為誘因,鼓勵醫師多用學名 藥,這是完全矛盾的兩件事,沒有仔細思考的話,很容易落入健保局的圈套,藥界永遠是輸家,永遠是替死鬼。

而且,藥品的競爭力不是應該歸經濟部管的嗎?怎麼變成健保局調整藥價的藉口了?真相大白,原來藥價黑洞是健保局挖出來的窟窿,在健保費用入不敷出,必須調 整保費的時候,拿來讓藥界跳的陷阱。所有的管理問題,所有的費用問題,只要打著保障民眾用藥安全,維持健保永續經營的大旗,再喊出藥價黑洞這個莫名奇妙的 名詞,所有的藥界相關人士就得往這個挖好的窟窿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

有一句廣告詞「明天的氣力,今天就給你傳便便」(請用台語發音),藥價黑洞是不是「明天的窟仔,今天就給你挖便便」?是不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