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dementia)患者容易產生「躁動」(agitation)的症狀,醫師慣常開立抗精神病藥物來緩解,但新研究認為,普通的鎮痛劑療效可能更佳。
失智者在病程中會出現妄想、激躁、攻擊行為等精神症狀與問題,抗精神病藥物可予改善,不過副作用也多,甚至會讓症狀惡化,增加中風或致死風險。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和挪威的研究團隊猜測,患者失常行為有時可能係因疼痛引起,而他們無法用別的方式來表達。
國王學院研究挪威一家療養院352名罹患中度或嚴重失智症的病友,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者每餐施予鎮痛劑,後者則依正常療程進行。結果發現,8周後實驗組躁動症狀減緩17%,遠較抗精神藥劑預估的療效改善很多。
而研究團隊斷定,患者疼痛若能予控制,醫師應可減少抗精神藥物的處方劑數。研究報告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報告作者之一、英國「阿茲海默氏症學會」研究部門主任巴拉德教授(Clive Ballard)表示,由於失智者的疼痛症狀很難辨認,醫師的治療非常不足,而學會將發布新的治療指南,籲請醫師衡量是否應開立抗精神病藥物或鎮痛劑。
據估計,英國每年約有15萬名失智症患者服用過多而不必要的抗精神病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