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健康之鑰》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作怪 中醫可依證治療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清欽
   日期:100年09月30日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游尚副指出,臨床上體態豐腴及臉部長痘的女性,一進診間就說想減重和治痘痘,詢問其月經為不規律後,到婦產科作超音波及生化檢查,才得知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再經血液生化檢查中出現雄性素增高,其臨床表現有多毛症狀和臉部長青春痘,且聲音稍低沉和油性皮膚及雄性禿髮;血清LH/FSH比值大於2(可判斷排卵障礙之有效比值),具胰島素抗性及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泌乳素輕微上昇。以上種種造成不是吃很多也會胖,且肥胖總是減不下來,屬於向心性肥胖(蘋果型肥胖),婦女往往因體態、容貌變形或月經愆期才尋求治療。

游尚副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好發生於20-40歲生育年齡婦女,且是造成已婚婦女不孕的原因之一。求診婦女經超音波檢查,可見兩側卵巢多囊性變大、在肥厚卵巢鞘膜下有12個以上的小囊腫,於卵巢周邊排列如項鍊狀,大約為2-9mm的不成熟濾泡,無法排出卵子,使月經次數會逐漸減少,亦有機會發展成閉經或不孕症。

游尚副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中醫學上是找不到,但該病有多種症狀,故可見於不孕、閉經、癥瘕等中。治療可規納為以下型態:1.腎虛血瘀、2.腎虛痰濕、3.氣滯血瘀、4.痰溼阻滯、5.肝鬱化火,但腎虛痰溼血瘀是肥胖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主要病機,可採用補腎調周法治療。即行經期以活血化瘀及暖宮調經藥加減;經後期以滋補腎陰藥加減;經間排卵期以補腎陰和活血化瘀促排卵藥加減;經前黃體期以補腎陽為主稍加理氣藥。

補腎調周法確實可改善胰島素抗性,非直接作用在降低雄性素;月經周期可再度正常運作,病患肥胖症狀可穫改善。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具遺傳傾向,且受不當的後天生活型態影響。制飲食,減少膏梁厚味及辛燥辣味和生冷飲食,可降低痰濕生成及脾胃損傷誘因。且知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糖尿病、子宮內膜癌,易在肥胖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中出現,因此不容忽視。

過度焦慮或抑鬱可影響內分泌水準,故心藥併施、注重心理調適,減輕其內心壓低和恢復娛悅情緒,規律生活習性和運動減重,相信可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