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保健錦囊》濕疹肇因心火、脾濕、飲食不慎致溼熱相合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
   日期:101年02月21日
 
   

 

 

 

濕疹可分為泛發和局限兩大類。中醫師賴清旭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泛發者可分為屬於浸淫瘡、栗瘡,還有血風瘡。局限者又可分成旋耳瘡、濕毒瘡、胞漏瘡,以及腎囊風。發病原因多為心火、脾濕內因加上飲食不慎,而內外溼熱相合所致。

中醫師賴清旭表示,濕疹泛發類型,若屬浸淫瘡,是指泛發於全身浸淫遍體者;栗瘡則可見周身遍起紅栗,搔癢十分明顯者;血風瘡常見抓後出現出血者。

而在局限類型部分,旋耳瘡是指局限一處發於耳邊者;濕毒瘡多見發於腿足位置;胞漏瘡則是指發於陰囊初起者;而腎囊風則是發於陰囊日久者。無論所發部位在何處,都需要以辨證論治作為準則。

醫師指出,此症重在內因;多見以心火、脾濕為主。因情緒煩憂,心火內生,導致溼熱;又由於飲食不慎,脾失健運,濕從內生;當濕與熱合,外走肌膚便易發病。治療上相當重內治從根本調理。

濕疹實證表現常見熱象明顯。中醫師賴清旭表示,辨證治療上,針對偏熱象明顯者,主要可分為溼熱及血熱兩大類。針對溼熱患者,應加強清熱利濕調理;而血熱患者,治療原則以涼血消風為主。

賴清旭表示,濕疹問題針對偏熱症候,可見包括「溼熱」明顯;多因血熱脾虛,浸淫肌膚所造成,多見於急性濕疹、脂漏性濕疹,還有慢性濕疹發作期。症狀可見發病快,皮膚灼熱紅腫,或出現大片紅斑丘疹,水泡滲水多,甚至黃水淋漓,黏而有腥味,結痂厚,可能因搔癢太嚴重而讓皮膚剝脫一層。

排便偏乾,小便黃或赤,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療原則應配合清熱利濕,可用龍膽瀉肝湯六一散進行加減。若因搔抓而有膿皰者,可加蒲公英銀花連翹

賴醫師表示,還有「血熱」證者,多因內蘊溼熱,外受於風,熱重於濕所誘發。出現類似丘疹性濕疹。表現可見身起紅栗、丘疹,搔破出血,滲水不多,嚴重搔癢,可見搔痕累累,尤其以夜晚更是嚴重。舌質紅,苔薄白,脈弦帶數,治療以涼血消風為主,除濕清熱為輔,可用皮癬湯加減。

濕疹虛證體質需配合補虛、滋陰調養。中醫師賴清旭表示,濕疹虛證症候,常見出現「脾濕」、「傷陰」證表現,治療原則應配合健脾理濕;以及滋陰除濕方向用藥。

賴清旭表示,濕疹虛證問題部分,若屬於「脾濕」者;多因脾失健運,濕從內生,形成瘡。多見於亞急性濕疹及泛發性濕疹,症狀可見皮膚黯淡不紅,成片隱藏皮膚內的水皰,搔癢才見滲水,後期則乾燥脫屑,臉色差,食慾、消化差,排便溏薄,腹脹,舌質淡,苔薄白等,應配合健脾理濕。藥方可用除濕胃苓散加減。

賴醫師表示,「傷陰」問題多因病延日久,長期滲水過多,導致傷陰耗血,血燥生風。同樣多見於亞急性濕疹及泛發性濕疹,症狀可見皮膚浸潤,乾燥脫屑,搔癢嚴重,舌紅等,治療應配合滋陰除濕類用藥。

生地玄參當歸,滋陰養血而不助濕;茯苓澤瀉除濕而不傷陰。對於反覆不癒的濕疹,或腎囊風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