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淺談小兒哮喘中醫治療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訊(102年02月)
   記者:林森中醫院區(中醫門診中心)撰稿:陳如慧 藥師;校稿:陳怡靜 科主任吳宗修 組主任
   日期:
 
   

 

 

 

壹、前言

哮喘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病症。其中哮症為一種發作性痰鳴氣喘疾病,發作時以喉間痰鳴、水雞聲、呼吸困難、胸悶、咳嗽、氣促、不能平卧為其特徵。而喘症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卧為特徵。《醫學正傳.哮喘》曾說:「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喘促喉間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古代醫家朱丹溪提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若以小兒的體質特點來看,也有同樣實際的意義。小兒臟腑形體、氣血津精,均較嬌嫩薄弱,同時因為生長發育速度較快,所以常感到水穀精氣(陰)等營養物質相對地供不應求,需要即時給予補充,這就表現為「陰」的相對不足;另一方面,小兒時期,生命活動(陽)蓬勃旺盛,無論是體格、智慧至臟腑功能,都朝著成熟、充實的目標迅速成長,這又表現了「陽」的相對有餘。因此小兒在外邪侵入發病後,極易從陽化熱而傷陰,而表現為「陽易亢、陰易乏」的病理特點,即為小兒所患熱病較多的原因,臨床常見的感冒、咳嗽、痰喘都是以熱邪為主的熱性病變。1從臟腑功能來看,小兒「脾常不足」,而脾胃功能在人體中佔重要的地位,因此,兒科常見疾病,如泄瀉、感冒、喘咳等,亦無不與脾胃受損、生化無源,而導致抵抗力減弱有關。

貳、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小兒哮喘的病因較為複雜,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為伏痰所造成,與本身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外因主要為外感六淫與飲食有關。

小兒時期,肺臟嬌嫩,脾常不足,腎常虛。肺虛則衛外失固,腠理不密,易受外邪所侵,邪阻肺絡,氣機不利,津液凝聚為痰;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脾虛不運,生濕釀痰,上貯於肺;腎氣虛弱,不能蒸化水液為清液,上氾為痰,聚液成飲。外因以外感六淫為主,六淫之邪,冬春多為風寒、風熱,因寒溫驟變,外邪乘虛入侵而誘發,邪入肺經,引動伏痰,痰阻氣道,肺失肅降,氣逆痰動而為哮喘。2,3除了三臟,肝在哮喘發病中亦有重要作用,肝主疏泄和調暢氣機,對肺的清肅下降有重要影響,小兒年齡雖小,但情志亦不可忽視,如因所欲未遂(如得不到某一玩具),則心情抑鬱或腦怒,肝之條達影響肺氣肅降,而引發哮喘。4因此,五臟皆可致喘。另外,嗜食酸甜鹹膩、魚腥發物,或接觸花粉、絨毛、油漆等異常氣味,也會誘發哮喘。《幼幼集成》中也強調小兒哮喘的病因主要為「寒暄不時」和「宿食而得」兩方面,5小兒哮喘因寒溫失調居多,其中又以風寒為首,飲食偏異則居次。

哮喘發作是因有留痰伏飲,受外邪而引發,痰隨氣升,氣因痰阻,相互搏激,阻塞氣道,氣機升降不利,以致呼多吸少,氣息喘促,咽喉發出哮吼痰鳴,而邪蘊肺絡,肺氣臃塞不暢,胸憋悶脹。若本身陰盛者,則氣不化津,也致寒痰內伏,表現為寒性哮喘;本身陰虛者,則痰熱郁肺,或寒痰久伏化熱而致者,表現為熱性哮喘。

參、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一)辨寒熱虛實2,3
咳嗽氣喘,咯出白稀痰、泡沫痰,形寒,肢冷,舌淡,苔薄或白膩,屬寒喘;咳嗽氣喘,咯出黃黏痰,身熱面赤,口渴好飲,舌紅,苔黃,屬熱喘。此證本虛標實,發作時以邪實為主;緩解期哮喘已平,出現肺、脾、腎三臟不足,以正虛為主。若胸滿苦悶不安,發出喘鳴,痰質濃稠,口乾便秘,則屬實證;若聲低氣短,動則喘乏,身涼易汗,脈弱無力,多屬虛證。

(二)辨輕重險逆2,3
發作時哮鳴呼吸困難,然後逐漸平復,其證多輕;哮喘久發不已,咳嗽喘鳴氣促,不能平卧,則屬重證;若發作急劇,張口抬肩,面色青灰,面目浮腫,身冷而四肢活動不利,則為險逆之徵兆。

 

二、治療原則

本病發作期,以邪實為主,應攻邪以治其標,並分辨寒熱,隨證施治;緩解期以正虛為主,以補肺固表、扶脾益腎,調其臟腑功能為治法(圖一)。若虛中有實,虛實雜夾,則宜扶正袪邪,標本兼顧。


圖一、哮喘治療原則2,6

三、證治分類

(一)小兒哮喘常見的病症與中藥的應用
1、發作期
(1)寒性哮喘
症狀:咳嗽氣喘,喉間有哮鳴聲,痰多白沫,形寒,無汗,鼻流青涕,四肢欠溫,面色晦滯,舌淡紅,苔白膩,脈浮滑。2,3
治法:溫肺化痰定喘。
方藥:小青龍湯2、射干麻黃湯加減7
方析:小青龍湯中,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定喘;桂枝、芍藥和衛解肌;乾薑、細辛溫肺化飲,辛散風寒
;五味子溫歛肺氣以止咳,防止肺氣耗散;半夏化痰定喘;炙甘草和中。射干麻黃湯中,射干、麻黃宣肺平喘,豁痰利咽;生薑、細辛、半夏溫肺蠲飲降逆8;紫苑、款冬花止咳化痰;五味子、大棗歛肺補氣。小青龍湯發表溫裡,用於表寒裡飲,表寒較重者;射干麻黃湯用於喘咳哮吼,表證較不嚴重者。哮吼重而持續者,可加地龍;咳嗽重者,可加杏仁、百部;痰濕者,可加厚朴、蘇子行氣化痰。

(2)熱性哮喘
症狀:咳嗽哮喘,聲高息湧,吐痰稠黃,喉間哮吼痰鳴,胸膈滿悶,身熱,面赤,口乾,咽紅,便秘,苔黃膩,脈滑數。2,3
治法:清肺化痰定喘。
方藥:麻杏甘石湯2、定喘湯加減2
方析:麻杏甘石湯中,麻黃、石膏開肺氣,清邪熱-積熱清泄,則肺開平喘;杏仁苦降,助麻黃止咳平喘;甘草和中降逆。定喘湯中,麻黃宣肺定喘;黃芩、桑白皮清泄肺熱;杏仁、半夏、款冬花、蘇子化痰降逆;白果收歛肺氣而平喘;甘草調和諸藥。麻杏甘石湯偏於辛涼宣肺,適用於哮喘肺熱有表證者;定喘湯適用於哮喘痰熱在裡者,以哮吼咳喘為主證。本證哮喘兼症較多,症見高熱者,可加柴胡、黃芩;低熱者,加地骨皮;痰多者可加栝蔞仁。2,8

(3)寒熱夾雜
症狀:咳喘哮吼,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噴嚏,吐痰黏稠色黃,口渴引飲,大便乾結,舌紅,苔薄白,脈滑數。2,3
治法:解表清裡,定喘止咳。
方藥:大青龍湯加減3
方析:大青龍湯方即為麻黃湯方中重用麻黃,加石膏、生薑、大棗。方中重用麻黃加生薑,辛溫發汗,以散表寒;石膏辛寒,以清裡熱;大棗和中,以資汗源。9
熱重者,可加黃芩清肺熱;咳喘哮吼者,加射干、桑白皮泄肺熱;痰多者,可加半夏、陳皮、蘇子辛溫化痰;喘急明顯者,可加地龍下氣平喘。

(4)虛實夾雜
症狀:哮喘持續不已,病程較長,面色欠華,常伴發熱,咳嗽,喉間有痰,舌淡,苔薄白,或舌紅,苔少,脈細弱。2,3
治法:袪邪扶正,標本兼顧。
方藥:射干麻黃湯合都氣丸加減3
方析:都氣丸方由六味地黃丸方加五味子而成,具滋陰補腎之功用,適用於腎虛喘逆者。
射干麻黃湯逐飲降氣,止咳平喘;都氣丸歛肺益腎,平喘降逆,兩方合用袪邪扶正,標本同治。喘逆多汗者,重用五味子歛汗平喘。

2、緩解期
(1)肺氣虛弱
症狀:面色蒼白,氣短懶言,倦怠乏力,容易出汗,反覆感冒,胃納不香,苔薄白,脈細無力。2,3
治法:補肺固表。
方藥:玉屏風散加減2
方析:黃耆配防風,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耆,走表袪邪而不傷氣;白朮健脾扶正,補土生金。氣虛者加人參、茯苓健脾益氣,以助氣血生化之源,使氣充血旺;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蠣、麻黃,以潛陽生津歛汗;四肢較冷者加桂枝、附子,以增強溫陽化氣散寒的功用;食納減少者加砂仁、陳皮理氣舒脾
;若有肺陰耗傷之證,治宜養陰潤肺,可用百合固金湯,滋陰補肺。10
(2)脾氣虛弱
症狀:咳嗽痰多,食少脘痞,面黃欠華,大便不實,肌肉痿弱,倦怠乏力,苔少舌淡,脈緩無力。2,3
治法:健脾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2
方析:六君子湯方為四君子湯方加半夏、陳皮。方中人參補氣益胃;白朮健脾燥濕;茯苓滲濕下利;甘草和中養胃;陳皮、半夏利氣燥濕化痰。面色萎黃不華加生薑、大棗溫中補脾,營養調衛;大便稀溏者,可加木香、砂仁來溫中理氣止瀉;食欲不振者,可加山楂、神麴、麥芽來健胃助運。
(3)腎氣虛弱
症狀:畏寒,肢冷,動則氣短,面色恍白,自汗,食少,腿膝痠軟,遺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白,脈細無力。2,3
治法:補腎固本。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減2
方析:金匱腎氣丸又名八味地黃丸,為六味地黃丸方加附子、肉桂而成。方中熟地滋陰補腎;山茱萸、山藥補益肝脾精血;茯苓、澤瀉,牡丹皮利水滲濕;肉桂、附子溫壯腎陽,引火歸源。2,11舌紅,苔少者,可去附子、肉桂,加五味子滋養腎陰,攝納腎氣;夜尿多者,可加益智仁、菟絲子補腎固攝。

(二)藥物配伍
1、生麻黃與炙麻黃12
生麻黃為辛溫發汗、止咳平喘藥,取其發汗常與桂枝配伍,以增強其發汗作用。小兒哮喘常是衛氣不固,自汗自盜,故一般不用生麻黃,而用炙麻黃。炙麻黃經蜜炙後已減輕其發汗作用,與炙甘草相伍,不僅可解麻黃毒,相對增強其止咳平喘作用,炙麻黃屬於辛溫開肺之品,為治療實喘之要藥。
2、炙麻黃與銀杏13
炙麻黃常與銀杏相配伍。銀杏具有苦降斂肺平喘的功用,為治療虛喘之要藥,與炙麻黃相配,一宣散、一收斂;一開、一合;共同作用則有辛開苦降的功能,使肺氣宣降得宜,而咳喘自平。由於麻黃、銀杏與杏仁皆有小毒,用量稍大恐會有中毒現象,產生心悸、噁心等症,故將麻黃與甘草蜜炙後使用,既可解三藥之毒,又可避免產生心悸,更增強止咳平喘的功能。麻黃在臨床應用上,年齡在3-6歲病情較輕者,每日用量3-6克;6-9歲每日用量6-9克;10歲以上每日用量為9-12克。
3、杏仁與桃仁14-15
喘咳重者臨床常配伍運用,杏仁入氣分,可肅肺降氣止咳;桃仁入血分,活血理氣止咳。根據「氣虛
(滯)則血虛」的理論,兩藥合用,一理氣、一活血,氣血暢則喘咳自平,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肆、結論

小兒哮喘的中醫治療,在發作期首辨虛實寒熱,七分治肺三分脾腎;在緩解期重在堅持調理,益氣健脾補腎。肺氣宜上宣下泄、脾氣宜健運消積、腎氣宜潛伏滋補,以肺脾腎三臟同治為原則,發作期證治大多只能控制症狀,能不能根治,關鍵在於緩解期的證治與日常生活的調理照護,臨床上,處方用藥以攻邪不忘補虛,補虛不忘攻邪的治療原則,來達到滿意的效果。

伍、參考文獻

1.張士傾。金元四家學說在兒科臨床上的應用。中醫碩士研究生論文集。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 137-43。
2.江育仁。中醫兒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62-9。
3.王萍芬。中醫兒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7-52。
4.中國中醫臨床醫學會中醫師聯合著作。氣喘中醫療法。台北:尚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21-9。
5.江育仁.張奇文。實用中醫兒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78-84。
6.張伯臾。中醫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94-9。
7.張伯臾。中醫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100。
8.李經緯、余瀛鳌、區永欣。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747-8。
9.李培生。傷寒論講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4-5。
10.倪誠。新編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46-9。
11.鄧中甲。方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70-2。
12.高本釗。新編中藥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1952-1955。
13.劉韵遠。發時袪邪,緩時扶正,詳明用藥法度。當代名醫臨證精華小兒喘咳專輯。北京:中醫古
籍出版社,1993:88-93。
14.高本釗。新編中藥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898-900。
15.高本釗。新編中藥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1468-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