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清燥救肺湯在放射性肺損傷之應用(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08期)
   記者: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藥局 張怡潔 藥師
   日期:
 
   

 

 

 

一、放射性肺損傷

放射性肺損傷(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是胸部腫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常見的嚴重併發症,屬於物理刺激所導致無菌性炎症,臨床上有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與晚期放射性纖維化兩種表現形式。

當肺組織受到一定劑量的放射線照射後,引起肺內細胞(肺泡Ⅱ型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成纖維細胞)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包括TNF-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腫瘤壞死因子-α)、ET(Endothelin,內皮素)、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CTGF(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結締組織生長因子)、以及TGF-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轉化生長因子)、IL-1 (Interleukin,白介素1)等,這些細胞因子相互作用,引起炎症反應和纖維細胞增生,促進膠原蛋白大量合成,最終形成肺間質的膠原沉積,形成肺組織纖維化,導致放射性肺損傷1、2

目前臨床常用治療方式,是在急性放射性肺炎時給予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加抗生素,可改善患者的早期症狀,但對於晚期的放射性纖維化療效較差,且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因此,為增加肺組織對放射性肺損傷的耐受性,會在分次放射治療時給予Amifostine,但常會出現低血壓、噁心嘔吐、低血鈣、過敏等副作用,使患者治療中斷,影響治療與生活品質1、2

在傳統醫藥的理論中,認為熱毒為放射性肺損傷的主要病因,氣陰兩傷和瘀毒互結是主要病機:放射性肺損傷在中醫學屬於「肺痿」、「肺痺」,放射線屬於外邪的熱毒,但不遵循衛氣營血的傳變規律,因放射線具穿透性,會直接損傷臟腑血絡。火熱毒邪易損傷氣陰,當正虛邪入,熱邪襲肺、灼津成痰,導致肺內氣壅,久病成瘀,瘀毒阻肺而肺氣不足時,會影響到肺氣宣發肅降,使得清氣難入、濁氣難出,所以放射性肺損傷的患者會出現喘咳、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2

 

二、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湯是清代喻家言所創,此方以桑葉為君藥,因其質輕性寒,可清透肺中燥熱之邪並止咳;以石膏之辛寒清瀉肺熱,以麥門冬之甘寒潤肺養陰,兩者同為臣藥;以杏仁之苦微溫而潤、以枇杷葉之苦平清肺氣、降肺火,兩者合用苦中有潤,而苦能化燥;以阿膠與胡麻仁之甘平養陰潤肺,肺得滋潤,才能清肅下降;人參生胃之津、養肺之氣,以上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能益氣和中,保護脾胃,防止石膏的寒涼之性傷胃,故為使藥,以上諸藥相配伍可使肺之燥熱得清,肺之氣逆得降,是治療燥熱傷肺之良方。臨床應用於治肺痿喘嘔、秋燥乾咳、乾性氣管炎、咳嗽痰少、燥渴咽痛、及呼吸道之各種炎症咳喘等7

 

三、臨床研究

《醫門法律.秋燥論》記載清燥救肺湯是治療溫燥傷肺,氣陰兩傷的主要方劑,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針對氣陰兩傷和肺燥喘咳的主證,治療以養陰清肺、潤肺止咳為主,臨床上亦用於治療放射性肺損傷,部分學者曾就此進行臨床研究3-6整理如下:

A團隊研究將81例局部中晚期胸部腫瘤(乳腺癌、胸腺癌、肺癌、食道癌等)放射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3例)與對照組(38例),治療組從放療第一天起開始服用清燥救肺湯(處方組成為:桑葉9克,石膏8克,麥門冬4克,胡麻仁、阿膠、枇杷葉、甘草各3克,人參、杏仁各2克)200ml,一天2次,連續六個月;對照組只接受放射治療。在放射治療前後採ELISA法測定血漿中TNF-α、ET、CTGF、PDGF、TGF-β1、IL-1的表現量,放療開始15天起觀察CT與臨床症狀3-5。 (待續)

 

參考資料

1. 丁文,郭巖。放射性肺損傷。醫學影像學雜誌。2005;(9):813-816。
2. 樊金灼,楊明會。中醫藥防治放射性肺損傷研究進展。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11;(11):108-109。
3. 沈偉生,夏德洪,奚蕾等。清燥救肺湯對放射性肺損傷干預作用及對細胞生長因子-CTGF、PDGF影響的研究。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09;(11):95-98。
4. 奚蕾,夏德洪,沈偉生等。清燥救肺湯對放射性肺損傷干預作用及對TNF-α、ET表達影響的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2010;(1):70-73。
5. 夏德洪,奚蕾,沈偉生。清燥救肺煎劑對放射性肺損傷的干預作用及對TGF-β1、IL-1的影響研究。中國藥房。2010;(15):1421-1423。
6. 傅饒,孔令苓。清燥救肺湯預防和治療放射性肺炎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1;(11):29-30。
7. 哈小博。漫談清燥救肺湯。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0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