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腎臟癌標靶藥物副作用可控制,患者生活品質更好

發表於
   資料來源:鉅亨網
   記者:
   日期:102年04月11日
 
   

 

 

 

台灣每年約新增800位腎臟癌患者,症狀包括腰部疼痛、血尿、骨頭疼痛等,進展至晚期時會因轉移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之症狀,致死率高,第四期的患者 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幸而近年多種標靶藥物陸續發明,大幅提升患者存活期,也因腎臟癌標靶藥物副作用較以往的治療方式輕微許多,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得到顯著 提升。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蔡育傑表示,晚期腎臟癌在2005年以前無較有效的治療方式,傳統化、放療效果不好,免疫治療反應率也不高,且會帶來嚴重副 作用;在標靶藥物問世後,改變了晚期腎臟癌治療,目前除了第一線標靶藥物外,第二線的口服mTOR抑制劑也讓產生抗藥性的患者有新的治療希望。

蔡育傑說,晚期腎臟癌有兩種不同機轉的標靶藥物,在對第一線藥物產生抗藥性後,患者可改以不同機轉的口服mTOR抑制劑接續治療,研究證實其能成功延緩腫瘤惡化達近5個月,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達14個月之久。

蔡育傑提到,普遍來說腎臟癌標靶藥物口服mTOR抑制劑的副作用較第一線輕微,在疾病獲得控制的同時,生活品質也會較好,因此患者通常接受度頗高。 口服mTOR抑制劑常見的副作用為口腔炎,大部分的患者情況都不嚴重,只要注意口腔衛生,必要時一天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或生理食鹽水漱口數次,可獲得 有效改善。

蔡育傑說,使用口服mTOR抑制劑時,醫師會持續監測一些相關的健康數據,包括血糖、血脂、肝指數等,因為mTOR抑制劑可能造成高血糖、高血脂, 且有再活化B型肝炎的風險,但透過醫師專業的控制與藥物治療,患者都能克服副作用的發生,無須停用藥物。另外,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非感染性肺炎,也可透過支 持性的照護獲得痊癒,不需過度擔心。

蔡育傑以其自身門診一位約五十歲的男病人為例,在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約一年後因出現頭部轉移現象,而改使用口服mTOR抑制劑,雖出現高血脂和B肝 的症狀,但分別透過抗血脂與抗病毒藥物而成功獲得控制,患者在持續用藥下,病情獲得改善並解除了原本走路不穩的情況,生活品質提升,改用第二線至今已約一 年半,狀況良好。

因此蔡育傑鼓勵所有晚期腎臟癌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醫師們在長期經驗的累積下,已經對腎臟癌標靶藥物副作用管理都能充分掌握,讓患者活得更長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