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自製雙氧水美白面膜,妙齡藥師險毀容

發表於
   資料來源:蕃薯藤新聞網
   記者:丁彥伶
   日期:102年05月08日
 
   

 

 

 

聽說把阿司匹靈藥丸磨粉加到面膜來敷可以治青春痘,26的A小姐才剛敷完,整臉刺痛而且還脫了一層皮,愛美的藥師聽說早期雙氧水拿來美白,自製雙氧水美白面膜後,臉像燙傷般發紅,長達三個月才復原。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妝組簡技呂理服表示,據統計,台灣人愛敷面膜,一片只有零點幾公分厚的面膜,台灣人每年面膜的使用量約八千萬片到一億五千萬片,一片片堆疊起來,約可以疊成三座101大樓那麼高。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蔡呈芳提醒,大家都認為面膜是「美麗急救藥方」,但使用不當,不僅皮膚可能受傷,還可能毀容。

蔡呈芳表示,民眾使用面膜有五大迷思,包括:1.生理期敷面膜效果更好、2.面膜可以天天敷、3.一邊洗澡一邊敷面膜效果更好、4.面膜敷越厚越好,才能發揮功效、5.天然自製DIY面膜,如:綠豆粉、蛋白、檸檬片、蛋黃等,沒有防腐劑更安全?

蔡呈芳解釋,第一個生理期敷面膜效果更好的迷思方面,生理期皮膚穿透性當然比較好,但刺激及過敏物質也同樣吸收增加。而且雌激素降低,皮膚反而較易發炎。而對於「面膜天天敷、敷愈外愈好」的迷思,他提醒劑量與療效雖然有關,但療效不見得會增加,可是刺激性卻必然增加,角質層的修復趕不上,反而造成副作用及傷害,建議敷面每次不要超過10到15分鐘。

而一邊洗澡一邊敷面膜,因為洗澡時體溫高,且皮膚含水量高,吸收確實更好,但刺激及過敏物質吸收也增加了。而面膜敷越厚越好的迷思,雖然愈厚密閉性高,吸收可能較佳,但如果濃度不夠,也沒有效果。至於自製DIY面膜,沒有防腐劑民眾以為更安全,但要小心食材並非無菌,雖然正常皮膚有抗菌能力,但是能吃的食材,皮膚不見得有耐受度,不但可能無效,還可能引起刺激,或反遭細菌感染。

蔡呈芳也提醒,購買面膜要小心,之前就有某外交官的夫人以為在百貨公司買高價產品就沒問題,花大錢買了一堆含類固醇的黑心面膜,不只台灣,之前上海市藥監局也查出4種不合格面膜,使用後可能致癌或骨質疏鬆等危險。

而最容易亂添加西藥,並敷出問題的面膜,蔡呈芳提醒有三大種作用的面膜最容易出問題,包括消除痘痘肌的面膜、標榜具美白作用的面膜,以及過敏肌膚鎮靜去敏專用的面膜,前者可能被添加抗生素等西藥,美白則可能添加汞、對苯二酚等西藥,而抗敏感面膜則可能添加類固醇等成份。

即使是合格的面膜,使用方法錯誤也可能引起皮膚問題,25歲的女性天天使用冰河泥三次,本來覺得皮膚變好,7天後卻發現臉部脫皮,之後用很多產品都會引起皮膚發炎,食藥局助理審查員方韻淑表示,冰河泥等含高嶺土高的塗敷式面膜具有清除角質的作用,太密集使用就像讓皮膚脫皮一樣,容易引起皮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