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痛風患風寒濕痹證宜針灸並施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06月24日
 
   

 

 

 

傳統中醫的針灸療法,可用來治療痛風。中醫師郭鈺安表示,風寒濕痹者宜針灸並施,風濕熱痹者宜針不宜灸,久痹正虛者最好以灸為宜。

郭醫師指出,如果痛風病情正處於急性期,應經過辨證後選擇適合的穴位加以針灸。濕熱蘊結者應取大都、丘墟、太白等穴位;瘀血阻絡者應取血海、膈俞等穴位;痰濁痹阻者應取豐隆、脾俞等穴位;肝腎虧虛者應取太谿、三陰交等穴位。

大都穴可望瀉熱止痛、丘墟穴有助於驅邪散熱兼舒筋活絡、太白穴可起到健脾化濕的好處、血海穴能行血袪瘀、膈俞穴有利於調血活血兼袪瘀生新、豐隆穴可望袪痰兼和胃降濁、脾俞穴能健脾利濕、太谿穴可益腎氣兼補腎陽、三陰交穴有助於攝血補血兼活血育陰。

郭醫師指出,如果患者出現腳趾痛可取大都、太白、太衝、三陰交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現腳踝痛可取中封、崑崙、解谿、丘墟、委中、絕骨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現膝 蓋部位疼痛可取膝眼、陽陵泉、曲泉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現腕痛可取外關、陽池、合谷、太衝等穴位;如果患者出現肘痛可取合谷、手三里、曲池、尺澤等穴位;如 果患者出現肩痛取肩貞、肩井等穴位。

太衝有助於疏肝理氣、中封穴可望疏肝瀉熱、崑崙穴可起到舒筋活絡的作用、解谿穴能清宣陽明經氣、委中穴有利於通經活絡、絕骨穴可補髓壯骨、膝眼穴可起到健膝補虛兼袪邪散滯等好處、陽陵泉穴有助於舒筋活絡兼壯筋補虛、曲泉穴能夠清濕熱兼理下焦。

外關穴有助於舒筋活絡兼清宣少陽經經氣、陽池穴可以通調原氣、合谷穴能袪風散邪兼清宣陽明經邪熱、手三里穴可望疏經通絡、曲池穴能舒筋活絡兼驅除周身之風、尺澤穴有利於舒筋活絡兼宣通氣血、肩貞穴能通絡散結、肩井穴可理氣散結兼活血化瘀。

痛風發作常跟飲食或體質有關,郭鈺安表示,患者不節制飲食會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郭醫師指出,日常飲食應以普林含量相對較低的食物為主,包括葉菜類、瓜 類、蛋類、奶類、米、麥、甘薯、蔬菜、水果等,少吃油炸類、辛辣類、薰烤類、高脂肪類、高普林類食物。肉湯或肉汁通常含有大量溶出的普林,患者最好不要喝 比較好。

雖然黃豆、豆腐、豆干、豆漿、味噌、醬油、豆芽等含有較高普林,但跟肉類不一樣,在非急性發病階段,期時可以少量攝取這些食物。建議患者多喝水,最好讓整天的尿量保持在二千毫升左右,如此將可望促進尿酸排洩。

郭醫師指出,空腹時喝酒容易引起急性痛風發作,因此應避免喝酒,尤其是啤酒。一旦急性發作,建議患者應臥床休息,同時把患肢抬高一點,這樣將可望減輕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