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上品,有兩千多年以上的使用歷史。臨床上生品或炮製品皆有用,其中較常使用炮製品,而炮製又以鹽炙居多。
一、基源及產地
杜仲為杜仲科(Eucommiaceae)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之乾燥樹皮。杜仲科僅1屬1種,為中國特有樹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中列為第二級重點保護的植物。主要產於甘肅、陜西、河南、湖北、四 川及貴州等地區。
二、性味歸經及主治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歸肝、腎經。《神農本草經》載:「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現代醫學研究指出,杜仲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及調節骨密度等作用。1
三、藥材性狀
據台灣中藥典第二版記載,本品之稀乙醇抽提物不得少於7.0%,水抽提物不得少於5.0%。本品呈扁平的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捲的塊片,厚2~7mm。另比 較中國藥典2010版所記載內容,本品之稀乙醇抽提物不得少於11.0%,厚度為3~7mm,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不得少於0.1%。
生品外表面呈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淨粗皮者可見縱溝或裂紋,具斜方形皮孔,有的可見地衣斑。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內表面紅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質 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膠絲相連,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斷。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狀感。
杜仲生產週期長,市場需求量大,為了保護資源,一般採用局部剝皮法,選取生長15年以上的植株,採收週期需間隔5年以上。於4~6月時剝取。按藥材規格剝下樹皮,刨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乾。2、3
四、炮製
常見的鹽炙方式有以下兩種:
1、取淨杜仲塊或皮絲,置炒藥鍋中,用微火加熱,翻炒至表皮顯焦黃,隨即噴淋定量的食鹽水溶液,繼續炒至微乾,取出,攤晾涼。
2、先將杜仲塊或絲,用鹽水潤透,取潔淨細砂適量,用武火將砂炒至約200度時,倒入杜仲塊,用鐵鏟不斷翻動,炒4~5分鐘至斷絲,篩去砂子,放冷。
鹽用量一般為藥材100Kg,食鹽2Kg。4
(待續)
參考資料
1. 彭紅梅 李小姝. 杜仲的藥理研究現狀及應用展望. 中醫學報 2013年 28卷 第176期
2.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台灣中藥典. 2013年 第二版
3.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 2010版 一部
4. 童承福 謝文聰. 常用中藥炮製實務. 中國醫藥大學出版. 2008 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