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生病打針好得快?當心血管受傷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春瑛
   日期:8月27日
 
   

 

 

 

生病打針好得比較快嗎?如果你還有這樣觀念,可要小心是會讓血管受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柯博仁醫師表示,國人治療疾病習慣就是先打針,往往這項醫療行為容易造成血管受傷,尤其反覆打針使血管嚴重受傷,等到真正急症時卻找不到施針處,建議盡量避免穿刺血管的次數、減輕血管不當損傷,不僅可節省醫療資源也能提升民眾治療的滿意度。

柯博仁醫師說明,一般打針若是傷口不重覆傷害,血管可自行癒合,但當同一傷口反覆施針受傷,產生纖維化時,血管將不會再生。當無法避免注射行為時,該如何保護血管?醫師說明,癌症患者或因感染而需抗生素治療、注射營養劑、住院病人等病患常須進行反覆針劑治療,柯博仁建議在治療初期就應具備血管保護觀念,若須注射2周以上,可使用人工血管作為注射路徑的輔助。

以感染性動脈瘤患者為例,針劑治療須每3天換1次靜脈注射,注射治療一個月約有10處靜脈注射,平均每次有1至2次針扎靜脈動作,一次療程可能就產生20次對血管傷害行為發生,造成病患注射時的不適感。

柯醫師解釋,多次穿刺血管,除有注射不舒適感外,還有續發性感染、藥物外滲及靜脈損傷等併發症,長期重複穿刺血管對皮膚造成破壞後,外在細菌容易在針孔處形成感染,而在靜脈注射發生藥物外滲時,輕者造成局部紅腫、靜脈炎等,嚴重者將影響周遭器官壞死,若因重複穿刺靜脈,過量時也會引起血管纖維化等危機。

民眾應建立保護血管觀念,認識及選擇適合自己的血管通路也相當重要,人工血管的用途在於建立人工的注射通道,使定位下針較容易,藥物可直接進入中央大靜脈,避免血管硬化或藥物外漏情形,但選擇上也要以用藥頻率、生活型態、年紀等做為選擇依據,目前人工血管有健保給付,但使用血管通路的民眾比例仍舊偏低。

醫師呼籲,病患在治療前一定要先了解疾病的治療方式,療程是否需要1至2周以上,再與醫師溝通是否需要特殊導管,以減輕血管受傷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