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最常用的健脾利濕藥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46期)
   記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藥師 劉佳芹
   日期:11月25日
 
   

 

 

 

一、前言

白朮與茯苓是最常配合使用的健脾利濕藥,兩者均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中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白朮性味甘、苦、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效。

二、白朮

白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歸脾、胃經,味苦、甘,性溫;主要功用為健脾燥濕,依炮製方式不同有功效上差異,如生用能燥濕利水,可用於水腫;麩炒白朮可減緩燥性,增強健脾作用,用在脾胃不和,食少脹滿等症;土炒白朮則可借助土氣增強補脾止瀉的作用,並減少藥物對腸胃道的刺激,使藥性緩和。當脾胃虛弱之際,中焦運化不良,因而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現象產生,可使用白朮配伍黨參、茯苓等藥物使用,以改善運化不良的情況。白朮也可以益氣生血,常會配伍當歸、川芎、熟地黃等藥材使用,以改善貧血的情況。

三、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味甘、淡,性平。其主要功能為利水除濕,健脾寧心。茯苓性平,可幫助水分排除卻又不會傷氣,常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或者是身體五臟六腑出現水濕停留的症狀,常與豬苓、澤瀉配合加強利水滲濕功效,常用方如:五苓散、豬苓湯;茯苓也能幫助脾臟運化水濕,用於脾虛諸證,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常與白朮、人參等具益氣健脾效用者一起使用,如:四君子湯。茯苓可安神,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若是因為心脾不足導致的失眠,通常會搭配黨參、酸棗仁共同使用,如:歸脾湯。3、4、5

四、比較與使用

二藥均具有健脾祛濕作用,而脾喜燥而惡濕,白朮甘以健脾,苦以燥濕,茯苓甘以健脾,淡以利濕,二藥相使為用,一燥一滲,使水濕除而脾氣健,健脾氣而運水濕,為平補平利之劑。1在臨床常用方劑中,茯苓、白朮同用的方劑有逍遙散、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五苓散、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真武湯、半夏白朮天麻湯、藿香正氣散、八珍湯、歸脾湯、苓桂朮甘湯、六君子湯、加味逍遙散、香砂六君子湯、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湯、萆薢分清飲等,分散在和解劑、補益劑、理氣劑、祛濕劑、祛痰劑和治風劑等類方劑中。2

茯苓、白朮同用之方,其配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配伍人參:人參甘溫,大補元氣,尤善補脾肺之氣,主治脾胃氣虛之食少、便瀝、乏力及脾虛濕停之泄瀉等病證,如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方。

2、配伍當歸、白芍:當歸、白芍均長於補血,主治因脾虛而致的血虛證,如歸脾湯、逍遙散等方。

3、配伍桂枝、附子、乾薑:主治因腎陽不足不能化氣利水,脾陽虛不能運化水濕而致水濕內停所致的陽虛水腫、痰飲等病證。如苓桂朮甘湯、實脾飲、真武湯等方。

4、配伍半夏:半夏辛溫,長於燥濕化痰,為治濕痰之要藥。前人有“無痰不作眩”之說。故用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或風痰之眩暈證,如 六君子湯、半夏白朮天麻湯等方。

5、配伍枳實、陳皮:主治脾虛生濕而致氣機阻滯之脘腹痞滿,大便失常等病證,如異功散、積實消痞丸等方。6

五、結語

茯苓、白朮均具有健脾祛濕功用,主治不盡相同,但可相使為用,藥師應明白其異同與配伍方式,來提升臨床調劑舉評估之能力。

參考資料

1. 呂景山。施今墨藥對。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第3版。2010:39。
2. 顏正華。中藥學。知音出版社。第一版。民87。
3.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4. 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知音出版社。民89。
5.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中國醫藥學院印製。民92年2月。
6. 袁曉紅。對方劑學中茯苓白朮配伍規律的探討 中醫藥導報 2005 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