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蒐》預防痛風石,遠離高嘌呤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鄭綿綿
   日期:09月02日
 
   

 

 

 

「痛風」屬於代謝功能紊亂所致的疾病,常見因為不注重飲食健康,喜好大量飲酒和嗜吃肥甘等厚味,飲食不節制,造成發病率逐年增高或反覆發作,為了減少痛風石的發生,應從預防著手,配合調整日常飲食。

痛風石誘發因素、影響

痛風為尿酸鹽沉積在關節、滑囊、軟骨、腎臟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常因勞累、暴飲、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飲酒等誘發,檢查可見尿酸值增高。首次發病多侵犯一個關節,最多見的是手足小關節,以拇指關節居多,特別是以第一蹠趾關節為最好發的部位,約占六成,並常反覆發作。

痛風常突然發病,發病後關節紅、腫、熱、痛,痛勢劇烈,夜間更明顯,24小時可達高峰,若治療及時,約2~3天可緩解。

在痛風病人的發病過程中,會出現一種堅硬如石的結節,稱為「痛風石」。這是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症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石腫。

預防痛風原則

由於痛風是一種慢性病,少數僅發一次或幾次,大多數頻繁發作,特別是一些頑固性反覆發作患者,合併有痛風結石、慢性腎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需長時間用藥,不然很容易發展導致關節畸形和腎功能不全。

患有慢性痛風的患者,往往會在暴飲暴食、過量飲酒、精神緊張、過度勞累、關節損傷等誘因作用下導致急性發作。預防之道,包括應注意調節飲食,防止過胖,一旦尿酸增高,必須戒酒,不進食高嘌呤類食物。以及應改善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結石形成及對腎功能損傷。

專家看法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預防的關鍵是要重視控制飲食,平時宜適當多進食含嘌呤低的鹼性食品,如奶與乳製品、蛋類、米、麵、玉米、馬鈴薯、蘿蔔、洋蔥、番茄、芹菜、黃瓜、香蕉等蔬菜與水果,做到飲食清淡、低脂、低糖。並多喝水。平時宜少進食動物內臟、魚類、蝦蟹、啤酒、豌豆、扁豆、花生、蘑菇、椰菜花、菠菜及發酵類食物等高嘌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