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肝病患者處方注意事項(上)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95期)
   記者: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王筱萍
   日期:11月24日
 
   

 

 

 

台灣罹患肝病人數並不少,病因除了熟知的肝炎病毒外,也包括老化、各種藥物不當使用,及與肥胖或營養過剩有關的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因此,當肝生病了,對於大眾在藥品使用上是否有須特別注意的事項,值得我們來了解。

肝代謝功能

代謝過程中,除了腸、腎臟、皮膚和肺外,肝臟是負責許多化合物代謝的主要器官。當藥物進入體內,透過肝臟中酶的作用,使藥物失去活性。藥物分子會被轉化成極性較大的化合物,有助於藥物從體內排除。基本上,藥物代謝過程,經由脂溶性減少,限制了藥品運送至作用部位的量或使藥物分子不再能夠連結至相對應的受體上。但在某些情況下,藥物反而會代謝成更具效用的成分,如codeine轉成morphine、primidone轉成phenobarbitone、amitriptyline轉成nortriptylline。藥品基本上可經由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肝臟代謝反應,最後由膽汁或尿液排除。但參與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反應之反應酶的濃度,在肝臟功能正常與異常的患者間具明顯的差異。

第一階段反應

許多藥物具親脂性,因此,容易穿過腸上皮細胞的細胞膜。在肝臟代謝過程中這些物質會被轉化形成更具親水性化合物。水解、氧化和還原是第一階段反應的三種類型。這些反應主要與一組大約有二十多種稱為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的單氧化(monooxygenase)有關。本階段最常見的反應是增加分子中氧原子形成羥基的水解反應,其他反應則包括經由可溶性,如醇脫氫(alcohol dehydrogenase)的氧化過程和還原反應等。

第二階段反應

又稱為接合反應,此反應則是使分子本身與體內的極性團結合,形成水溶性不活性代謝物(例如morphine)。其他結合反應則包括乙烯化(acetylation)過程(例如sulfonamides),或加入甘胺酸(glycine,例如nicotinic acid)和硫酸鹽(sulfate,例如morphine)。經由接合反應的分子,通常不具藥理活性,並且親脂性減少,比起原型藥物較易由膽汁或尿液排出。然接合反應後,有些前驅藥物(prodrug)反而會形成更具活性的藥品。

排除

經由代謝後的藥品,可直接排除至膽汁或再進入全身血液循環和形成極性代謝物或結合物由腎排出。某些經肝臟排除的藥物,會透過所謂「腸肝循環」,流入膽道系統,到十二指腸、小腸,這些物質經由腸道吸收,由肝門靜脈或是淋巴系統回體內大循環,由肝臟細胞再度萃取,分泌到膽道,這些藥物包括colchicine、phenytoin、leflunomide和 tetracycline。

全身性藥物使用率(systemic drug availability)

藥物經由腸道被吸收後,在到達全身循環前,有一定比率的劑量會經由肝排除,此過程又稱為首度代謝,主要排除量視肝臟對個別藥物的清除或抽提(extraction)有關,而與肝臟清除有關的因素包括藥物與血中物質,如albumin結合的能力,活性代謝細胞的血流量以及肝功能等。藥物肝臟抽提率高低乃依據藥物排除是否仰賴肝血流和肝細胞功能(高抽提率)或僅依據肝細胞功能(低抽提率)而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