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保健》病毒引發癌症,預防有道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鍾佩芳
   日期:02月09日
 
   

 

 

 

根據統計,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肥胖、菸害具有最密切的關連。除了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國際抗癌聯盟也提出,大約有20%的病例歸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這些感染會直接引發或是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應加強重視感染所引發癌症之威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醫師強調,約有九種病毒或細菌和癌症發生有關: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子宮頸癌、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V)引起的伯基特氏淋巴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癌、肝吸蟲引起的膽管癌、血吸蟲引起的膀胱癌,以及第一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所引起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

賴醫師說,事實上,由於病毒或細菌性感染所導致的癌症,是可以透過實施接種疫苗等策略,以及改變生活方式、採取安全性行為…等控制措施來加以預防,因此國人應該更為重視疫苗的重要性,以及遵循正確的生活方式,來降低罹癌風險,而且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組織的一員,積極提高國人對於某些感染將導致癌症發生的認知是刻不容緩。

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癌症問題,不只是一個健康問題,癌症防治工作也不僅是一項醫療衛生工作,它對社會、經濟、國家發展和人權均有廣泛的影響。癌症在每個國家都是重大挑戰,因此應該結合社會力量,喚起民眾共識,共同面對癌症負擔問題,癌症的防治現狀才能有更進一步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