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九味羌活湯(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30期)
   記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科藥師 涂慶業
   日期:08月17日
 
   

 

 

 

一、前言

九味羌活湯為金代名醫張元素所創制,載於《此事難知》中。該方的藥物組成依據臺灣中藥典基準方劑為:羌活、防風、蒼朮各3克,細辛1克,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各2克,生薑、蔥白各3克,效能為解表、祛濕、清裏熱。適應症為外感風寒濕邪、頭痛、項強、四肢痠痛。用法依原書記載是:如欲急取汗需熱服,並要「以羹粥投之」而助藥力;若要緩發其汗,宜溫服,亦可不用湯粥輔助。1

二、通治四時

由於麻黃湯、桂枝湯等諸方性偏溫熱,每受季節所限,不能常年使用,所以張元素創立此方以代替麻黃湯、桂枝湯等,作為辛溫解表的常用方。他說:「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熱,春可以治溫,秋可以治濕,是諸路之應兵也。用以治四時瘟癘,誠為穩當。」看似九味羌活湯能夠治療四時感冒,無論因寒、因熱、因溫、因濕,甚至傳染性疾病,均可以此方主之。方中以羌活為君藥,其性味辛苦而溫,不僅解表散寒,尚能祛風勝濕,對風寒夾濕所致的頸項強痛,全身骨節疼痛等具有良效;防風,辛溫發汗,能除經絡筋骨中之風濕,蒼朮,苦溫辛燥,功可燥濕發汗,兩藥相合,以助羌活散寒祛濕止痛,是為臣藥;白芷、細辛散寒祛風,川芎搜風祛濕並能行氣活血,三藥並治頭身疼痛;生地、黃芩清泄裡熱,兼以制約方中辛溫燥烈藥物,以免過燥傷津之弊,以上諸味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故本方所針對的證候,應該是外感風寒濕邪而又兼有裡熱者,症狀表現是怕冷、無汗、發熱、頭痛項強(項背緊張不舒) 、肢體酸痛,而又口苦微渴者。在上述症狀中,發熱、怕冷、無汗、頭痛、身痛等,是因風寒閉阻肌表,汗孔不能宣洩所致;特別是肢體酸痛,又與濕邪鬱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以致「不通則痛」有關。2、3

三、藥備六經

本方用藥有所謂的分經論治原則,即:防風與羌活為太陽經風藥,用於風濕相兼的頭痛、肢體關節痛;白芷為陽明經藥,用於頭痛在額者;細辛溫少陰經,治少陰經頭痛;川芎為少陽經藥,治「諸頭痛」等。此外,《此事難知》在服藥方法中特別強調:「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故應用本方時可根據病情、病位,適情加減,如濕邪較輕,肢體酸楚不嚴重,可去蒼朮、細辛之溫燥;濕重胸滿苔厚膩的,可去生地之滋膩,加厚朴、豆蔻化濕寬胸;頭身疼痛較劇的,則羌活用量可倍;而生地與黃芩相配的作用在方中有兩方面,一是有內熱可以清泄內熱,二是沒有內熱可防治辛溫燥烈的藥燥熱傷津,故可根據內熱的程度,調整生地、黃芩的劑量,內熱明顯,則量稍微大一點,若無口苦微渴之裡熱,生地、黃芩則酌情裁減;表寒重的,再加入生薑、蔥白即可。2、3

(待續)

參考資料

1. 衛生署臺灣中藥典編修委員會。臺灣中藥典(第2版) 2013;1。
2.    秦凱華、李達。淺談九味羌活湯的配伍特點。求醫問藥,2012;10-3。
3.    張懷禮。九味羌活湯臨床運用研究。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