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瘜肉是一種常見的鼻病,其外觀很像腫瘤,但它不是真正的腫瘤,而是鼻腔和鼻竇黏膜慢性發炎、水腫形成的瘜肉組織。
根據統計,台灣慢性鼻竇炎罹患率約每5~7個人就有1人;只要有鼻塞、鼻涕增多、臉部疼痛、悶脹感、膿性鼻涕或鼻涕倒流等症狀,即有可能患有鼻竇炎。而鼻瘜肉的臨床症狀為進行性鼻塞、鼻涕增多、嗅覺障礙等症狀,一旦鼻瘜肉體積太大,堵住了鼻竇開口,鼻竇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容易頭痛、流黃鼻涕,要是鼻瘜肉阻塞了嗅覺神經,神經末端被破壞,就可能失去嗅覺。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世鴻表示,當單側鼻瘜肉生長過大時,也會造成鼻中膈彎曲,鼻頭變寬而膨大,甚至導致鼻外觀的改變。而是否合併有鼻瘜肉的確診,則需由耳鼻喉專科醫師進行理學檢查、鼻竇X光檢查、鼻竇內視鏡檢查及更進一步的鼻竇電腦斷層掃描。
鼻息肉最主要原因是長期感冒或者鼻竇炎患者沒有完全治療好,導致鼻黏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可能逐漸長出瘜肉,並且對呼吸以及睡眠造成影響。
過敏性鼻炎患者罹患慢性鼻竇炎時,較一般人容易長出鼻瘜肉,約有三成過敏性鼻炎合併慢性鼻竇炎患者鼻腔內有鼻瘜肉,鼻瘜肉與鼻過敏兩者間可說是息息相關。
現代常見的慢性鼻竇炎併鼻瘜肉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用來控制鼻竇的感染,手術治療現今多以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為主。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目的是清除鼻瘜肉與保持鼻竇開口暢通,以及維持正常的鼻竇生理功能。
預防鼻瘜肉發生和復發的根本措施是徹底治療鼻竇炎,若是鼻腔內出現鼻瘜肉,大部分都需要藉由手術才能完全康復,建議患者症狀輕微時就應該接受治療,不要拖到鼻瘜肉過大出現併發症才就醫。鼻瘜肉若治療方法不當或治療不徹底極容易復發,因此最好的預防鼻瘜肉發生和復發的措施是徹底治療鼻竇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