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下降,大醫院急診室出現不少血壓飆高、頭暈的中老年患者,加上中風、血管堵塞的急診病患,急診醫療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坊間診所也多了一群要求疏通血管血流的老人家,他們擔心凜冬將至,末梢血管不暢通,隨時有血管梗塞的危險。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難關 最怕致命性併發症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毛病的患者是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中風、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在天冷時節。」蘇思明醫師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2013年國內十大死因中,和三高指標有關連性的疾病就佔了四名,分別是第二名的心臟病,有17694人;第三名的腦血管疾病,有11313人;第四名的糖尿病,有9438人;第八名的高血壓,有5033人,光是慢性病患就佔十大死因中的64.2%。
進一步從死亡月份來看,不管是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冷天的兩個月即十二月及一月都達到當年疾病死亡人數的高峰。
蘇思明醫師表示,臨床上有不少病人,血壓飆高到160、170毫米汞柱,合併出現頭暈、視力模糊症狀,不得不求醫,才驚覺本身有高血壓疾病;也有病人以為口渴、頭暈以為中暑求醫,一量血糖,居然是每一百西西血液中有2、300毫克,才知道糖尿病已悄悄地上身。
有三高毛病的患者,沒有定期吃藥、門診監控三高,很容易就引發致命的心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中風、腦梗塞);輕微一點的,末梢血管阻塞、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等,雖不會馬上致命,但也有可能會面臨到截肢、洗腎、殘障等窘境。
特別是氣溫下降,血管容易收縮,血壓調節功能變差,血壓較高,血液循環不良,血管容易堵塞;天氣一變冷,身體需要能量,人體容易餓,不忌口的下場就是,血糖、血脂一下子竄升到高點。
三高病人穩住血壓、血糖、血脂 還要適時疏通血路
蘇思明醫師提醒,三高控制的重要性遠超乎病人所能理解的。以高血壓為例,因其他疾病、肥胖引發的高血壓,只要減重、飲食控制、多運動、疾病病情有改善,就可以達到降血壓的效用,但隨著年紀增長,因老化而引發的血管硬化,造成的高血壓,還是要靠吃藥才能穩住血壓。
很多病人吃1、2種高血壓藥後,血壓穩定,就貿然停藥了,等到高血壓症狀復發,病情加劇,藥物的種類可能就要增加到3、4種才可讓血壓下降。蘇思明醫師說:「吃藥種類的多寡,往往和慢性病的病情是否有長期良好控制有關。」
除了不要貿然停藥,飲食控制、運動外,也可以考慮有「血管活化劑」稱呼的銀杏製劑,蘇思明醫師指出,只要天氣一變冷,他的診所內就會有一些中老年人,因末梢循環不良要求注射銀杏製劑的病人,這些中老年人本身患有三高問題,氣溫下降就頭暈、耳鳴、手麻腳麻,到醫院進行CT(電腦斷層)、MRI(磁振造影)檢查,都沒有發現有任何腫瘤或異常情形,但是注射銀杏製劑後,症狀都有好轉。
不過,蘇醫師也提醒,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病人有出血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製劑,就比較不適合使用銀杏製劑。
有歷史的大藥廠生產 品質較有保障
蘇思明醫師表示,一直以來,華人用銀杏的果實(白果)當成中藥材使用,近年來,法國和德國學者發現銀杏葉萃取物可以促進大腦及全身末梢血管血液循環,預防血管堵塞、延緩記憶力減退。建議病人或一般消費者要選購銀杏製劑時,選擇歐盟衛生單位及國內衛福部核可認證的製品較有保障,尤其以歷史悠久的大藥廠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