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二十年來,癌症發生率與盛行率不斷攀升,根據我國衛福部國建署公布2013年癌症統計資料,每236名國人即有一人罹癌,平均每5分18秒就有一人被確診罹患癌症。但隨著癌症治療技術與藥物的進步,病人整體存活率得以增加。
癌症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化學治療之副作用一直為人所畏懼而拒絕接受治療,因此,如何處理化療引起的副作用,增加病人接受治療的意願與提升生活品質,在整體醫療中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化療引起的口腔併發症在急性期可能以黏膜炎、唾液分泌改變、味覺改變、感染以及出血為主,晚期則可能發生黏膜增生及口乾(xerostomia)等症狀。以下將針對最常見之口腔黏膜炎(mucositis)及其預防與治療方式進行介紹。
發生率與臨床表徵
接受傳統劑量化療病人之口腔黏膜炎發生率約20-40%,依化療藥物種類或有無合併接受放射治療而略有不同,但在接受血液潛能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 HCT)之病人,特別是在骨髓摧毀性(myeloablative)異體移植者,其發生率可高達80%,一旦發生,則可能影響整個消化道。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從單純的口腔潰瘍、吞嚥困難,到腸胃發炎、腹瀉及吸收不良導致血液惡質病等,對於病人的生活及預後影響甚鉅。
病生理學
黏膜炎之病生理機轉相當複雜,可分為5個階段:
一、起始作用(initiation):化療及放療可直接、或藉由反應性氧化物種(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媒介的方式傷害細胞DNA或其他組織。
二、增加調節與產生傳遞訊息(upregulation and generation of messenger signals):在起始階段產生的傷害可活化轉錄因子nuclear factor-B,導致細胞合成多種活性蛋白質,其中包括發炎前驅細胞激素。
三、訊息傳遞及放大(signaling and amplification):發炎前驅細胞激素在黏膜堆積,會直接傷害周邊黏膜組織,並藉由正回饋方式使發炎反應加劇。
四、潰瘍與發炎(ulceration and inflammation):黏膜之整體性被破壞,臨床上產生疼痛之病灶,可能產生繼發性的感染。
五、癒合(healing):間質細胞訊息傳遞,增加受損的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移動、增生與細胞分化,達到口腔粘膜發炎細胞的修復作用。一般而言,當對於黏膜細胞的傷害停止後,細胞即開始自癒。
嚴重程度分級
口腔黏膜炎之嚴重程度分級方式相當多,目前以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國家癌症機構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之分類方式較為常用,簡述如下表。
病因及危險因子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口腔黏膜炎的嚴重程度,包括所接受藥物治療的種類、劑量、頻次、給藥途徑及病人本身對於藥物治療的耐受程度。一般而言,作用於DNA-cycle特異性的藥物(如bleomycin、flurouracil及methotrexate)較DNA-cycle非特異性的藥物有較大的口腔毒性。除此之外,有些藥物如methothrexate、etoposide等,甚至會分泌至唾液中,使得接受此類藥物治療病人口腔毒性發生的風險增加。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