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腸胃型感冒,正式醫學名詞為--病毒性腸胃炎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記者
   日期:08月08日
 
   

 

 

 

許多人常聽到「腸胃型感冒」一詞,國泰綜合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羅巧微表示,正式醫學名詞並沒有「腸胃型感冒」這種說法,正式醫學名詞為「病毒性腸胃炎」,當小朋友出現病毒性腸胃炎,最要注意脫水、血便威脅。

羅巧微醫師分析,小朋友出現病毒性腸胃炎,以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感染為主,患者可能出現水瀉、嘔吐等症狀,患者可能先吐後拉,較少有血便現象。細菌性腸胃炎則可能吐得比較嚴重。腹瀉嚴重時,甚至可能產生血便、糞便有黏液等現象,細菌性腸胃炎以沙門氏桿菌感染居多,患者不舒服症狀可能拖得比較久,有時會拖到一、兩星期。這些病毒性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症狀多發生於五歲以下小孩族群。

羅巧微醫師指出,出現病毒性腸胃炎時,國外、美國醫界建議,基本上,患者可以吃東西,國內有些醫師會建議禁食,如果患者有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狀,禁食或許會舒服一點。不過吃點東西也沒關係,吃東西時,盡量不要太油,也盡量減少奶類、奶類製品。可以多吃點澱粉類食物。

當嬰幼兒、兒童腹瀉時,盡量不要喝市售運動飲料,市售運動飲料所含糖分較高,糖分會讓腹瀉更嚴重。若要補充電解質,可以考慮購買兒童專用電解質液。

羅巧微醫師提醒,當小孩出現腸胃炎症狀時,家長一定要多注意脫水、血便問題,從小孩尿量可以約略知道小孩體內水分情況,如果小孩尿量極少,就是脫水警訊,脫水嚴重會致命,不可輕忽其嚴重性。至於血便,可能代表腸道黏膜受損,如果嚴重,可能代表有腸穿孔,若血便情況很厲害,務必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