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過去習慣請中藥房將中藥代煎、代製成丹膏丸散,衛福部近來擬修藥事法,倘若通過,未來圖中這些畫面恐不再。 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民眾習慣到中藥房抓藥,或請中藥房代煎、代製成丹膏丸散,但衛福部擬修「藥事法」,草案若經立院通過,未來民眾若想吃四物補身但不想自行煎藥,或者想把四物藥材作成丸型用吞的,這些服務可能在中藥房找不到了。
衛福部近日擬修藥事法,內容引起中藥商人士抗議。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會長古承蒲指出,衛福部最新研擬的「藥事法」修正草案建立「中藥技術士」的資格及執業範圍,但刪除了原本中藥商所有的中藥「調配權」,不但不能抓藥,也無法將固有成方客製化為傳統丸、散、膏、丹及煎藥的權利,這將會扼殺代代傳承保存下來的傳統製作技藝文化,也影響民眾取得傳統中藥補品的便利性。
中藥商二代唐小姐指出,許多民眾有調製中藥的需求,例如想進補,但不敢吞某種味道的藥材,因此請中藥房協助製成少量的丸劑;也有些客人希望實際看到中藥材現場磨成粉才能感到安心,在現行的中藥房中,這類業務至少占一半,一般西藥局或中醫診所都看不到。她說,收到衛福部的修正草案時,只有「傻眼」可形容。
唐小姐也提到,衛福部原訂今日與民團召開會議研商,但正式會議通知上周四才送達、周六又臨時取消,過程倉促忙亂,衛福部所提出的草案內容也未先與相關團體協調。
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指出,這樣的修改是為了民眾用藥安全。她說,丸散膏丹對消費者來說就是藥品,台灣已經有許多家GMP藥廠,對藥品原料與過程都有監控,可以測品質安全標準,若後續消費者吃出問題,也可以了解問題出在哪,這是進步國家對藥品應有的管理模式;若放給技術士來作,安全性恐無法掌握。未來民眾若有進補需求,可在市面上購買GMP藥廠的成藥,有建議民眾先給中醫師診療,可再請醫師開方、請藥師製成不同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