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冠肺炎有解?這3種藥最受矚目

發表於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杜欣穎記者
   新聞發布日期:109年03月30日 20:10
 
   

 

 

 

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肆虐全球,確診人數破50萬,連醫療先進的美國,也擋不住破10萬的龐大確診人數,在紐約市,呼吸器不夠用、沒有床位,急診大排長龍,醫療體系幾乎快要癱瘓。大家都在問,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何時才能上路?

目前為止,並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面對急遽增加的病患人數,疫苗開發需要時間,只能利用已通過認證的藥物譬如奎寧類、抗病毒及抗愛滋藥物,來搶時間救治病患。不過,這些藥物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的個案數不多,真正療效還有待驗證。

1顆不到3元台幣、老藥新用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簡稱HCQ,市場多以Nivaquine或Plaquenil為藥名),夾著價格親民及安全性高的優勢,獲得多國領導人首肯,優先列為新冠肺炎推薦用藥。

譬如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力挺羥氯奎寧及氯奎(Chloroquine,CQ),推薦全美使用;法國總理馬克宏不顧專家反對,批准使用羥氯奎寧,不僅用在新冠肺炎重症,只要醫師開立處方,民眾就可在家使用羥氯奎寧;台灣也於(26)日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羥氯奎寧列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五版)》,醫生評估需要並和患找討論過,就可使用。

羥氯奎寧、氯奎都是人工合成的奎寧類藥物,能對抗瘧疾,並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調節作用,多用來治療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兩者結構與奎寧類似,但分子式不同,毒性、副作用也比奎寧小,尤其羥氯奎寧是由氯奎衍生而來,毒性少掉一半以上,是目前醫院常用的奎寧藥物。

「不用趕工製造、本來就有,」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說,羥氯奎寧的好處是使用十多年、安全性高、供應量足夠,也不像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須經過繁複的臨床試驗,羥氯奎寧馬上就能運用在病患身上。

羥氯奎寧對新冠病毒的療效驗證,來自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迪迪埃•拉烏爾(Didier Raoult)團隊的研究。拉烏爾是國際知名的病毒及生物學家,3月18日在《國際抗菌劑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發表一項20例的臨床測試,結果發現每天服用羥氯奎寧的人,3~6天後體內病毒就能轉為陰性,若與抗黴菌藥物Azithromycin(商品名:日舒)共用,效果更快,藥物介入第5天病毒就能全部轉陰性。

這份研究引發全球關注。法國衛生部宣佈,在包括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英國、德國、西班牙和法國在內至少7個歐洲國家展開臨床試驗,將有3200名患者參與;美國食藥署(FDA)也同步跟進,展開大規模臨床測試以及預防性研究 。

「羥氯奎寧是免疫抑制劑,可以降低1~2成的人體免疫調節反應,」蘇一峰提到,新冠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之前會用類固醇來治療,後來發現類固醇效果太強,會延長病毒清除的時間,因此改用羥氯奎寧,較平和地調控身體免疫反應,研究也顯示,羥氯奎寧可縮短患者排出病毒的時間。而病毒愈快排出,就能減少待在隔離病房。

日舒則是抗黴菌的抗生素,「社區型肺炎很常用,」蘇一峰提到,通常肺炎分成醫院感染、養護機構感染及社區型感染肺炎3種,前兩者的細菌較「毒」,要用上強效抗生素,社區型感染的細菌較不毒,可考慮選擇抗藥性低的抗生素,日舒就屬於這種。

羥氯奎寧也可阻止病毒與細胞融合與複製,或透過干擾細胞結合病毒受器的醣基化,來阻絕病毒感染細胞,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偉愷提到。但他也說,「有療效是一回事,療效能有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對羥氯奎寧能否能解決所有武漢肺炎造成的嚴重問題,持保留態度。

特別提醒,羥氯奎寧有視力模糊、心律不整等副作用,一定要在醫囑下用藥,切忌自行使用。

在法國,反對馬克宏批准羥氯奎寧,主要是考量安全性。因為羥氯奎寧尚未經過正式驗證、副作用不明,學者建議應該如同其它正在進行實驗的藥物一樣,經過正規程序檢驗。

即使台灣已核可將羥氯奎寧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但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坦承,羥氯奎寧目前研究屬於初步且僅少部分個案使用,證據不強,「還不是非常確定有效,」他說,在無其它藥物可選擇的情況下,這類藥物相對安全,而且可縮短病毒排出時間。一般建議可使用7天,懷孕不可用,且避免大劑量使用。而且使用前,醫生必須向患者告知此藥對新冠病毒證據仍不足的狀況,患者同意後才可使用。

羥氯奎寧在病毒強變異的特性下後續療效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的試驗結果及臨床檢驗。

瑞德西韋:抗病毒藥物,臨床試驗進行中

除了羥氯奎寧,瑞德西韋(Remdesivir)是美國疾管署(CDC)正式納入COVID-19治療清單的2種藥物,因為它曾於24小時內在美國首位重症新冠病毒患者身上發生療效,並且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瑞德西韋對多種RNA&病毒都有抑制效果,例如伊波拉、新冠病毒、 MERS、SARS等, 研究也發現,瑞德西韋的體外抗病毒活性最強。國衛院也在日前成功自行合成瑞德西韋。

「雖然無法完全保證其藥效,但它是現階段美國能使用的、最有效的藥,」華裔醫學家何大一(David Ho)在美國新冠肺炎的視訊會議上說。他以發明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聞名,目前正領軍哥倫比亞大學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和抗體。

目前瑞德西韋在大陸有個760人的大型臨床試驗,預計4月可結束。在台灣,北中南3家院所也正進行相關的藥物臨床試驗,張上淳指出,目前瑞德西韋用在新冠病毒中度或重度感染(非呼吸衰竭)的病患,效果還不錯,發燒狀況獲得改善。

研發瑞德西韋的藥商也在聲明中指出,瑞德西韋是一種試驗性藥物,迄今為止僅有極少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使用過,因此對其療效尚無足夠充分的了解,結論是,「目前不足以確保藥物能被廣泛使用」。

蘇一峰也提到,瑞德西韋算是新藥,臨床上還需進一步驗證,才能確保有效且安全。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是用來治療愛滋病的抗病毒藥物,可以阻斷某些病毒複製所需的酵素、降低病毒量,在SARS及MERS時就有過臨床試驗,因此也最早被納入大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像新加坡、日本、泰國及台灣,都曾用來治療新 冠肺炎。

譬如1月底,中國國家衛健委專家確診,發現服用愛滋病治療藥物1天後就好轉;泰國曼谷1家醫院也將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與抗流感藥物配合使用,治癒了1位女性新冠肺炎患者;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確診患者,有部分也進行愛滋藥物的知情同意治療,結果1位有效。不過,由於接受治療患者數量太少,雖然有正面結果,整體療效仍尚未有結論。

今年3月19日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結果,給了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重重一擊。

這份來自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的199例患者研究發現,在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中,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未能顯著改善臨床狀況、降低死亡率,也不能減少咽喉部檢出的病毒RNA,甚至與標準治療組相比,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的胃腸道不良事件(包括噁心、嘔吐和腹瀉)更常見,NEJM發表評論說,「試驗結果令人失望。」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證實治療武漢肺炎無效。

另外,抽取確診者康復後的血漿和其所含的免疫球蛋白,用來作為其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療。是美國食藥署正在考慮的新做法。「緩不濟急、幫助有限,」張上淳提到,因為可提供這類血漿的病人數不多,也無法應付大量且緊急狀況,倒是可以復原細胞,在體外培養出抗體,再植入人體,目前已進行臨床試驗中。

新藥開發分秒必爭,各國齊心協力投入藥物臨床試驗,因為,多一分機會,就能搶救更多正在跟生命拔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