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冬季癢的中醫治療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健康快遞電子報  第119 & 120期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歐景騰


冬季隨著寒流一波波南下,氣溫驟降,許多人會發生身體搔癢,出現皮膚乾裂、脫屑或劇癢的 症狀。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主要是由於環境的溫度和溼度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造成表皮水分流失,引起皮膚乾燥、龜裂、脫皮。臨床 上,病患常會覺得劇癢,尤其是在夜間入睡時,常導致無法入眠。好發於四肢,尤其是小腿前側。嚴重時大腿、前臂,甚至全身都癢。

冬季癢常發生於中老年人,年輕人或是小朋友則常因先天皮膚乾燥,或是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所致。另外經常往返寒帶及溫帶國家出差、旅遊的人,平日常熬夜以及經常吃辛辣刺激燥熱食物造成陰虛燥熱體質的患者,也是冬季癢的好發族群。

中醫認為引起冬季癢主要的證型為血虛風燥及血熱風燥。如果皮膚乾燥不潤,脫屑明顯,搔癢晝輕夜重,兼見面白或萎黃,頭暈,失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屬 於血虛風燥,多見於中老年人,宜滋陰養血、潤燥祛風,方如當歸飲子加減;如果皮膚搔癢劇烈,皮損發生及發展快速泛發潮紅、出現丘疹或鱗屑較多、兼見口乾舌 燥,心煩易怒,舌紅絳,苔黃脈數等熱象,宜用清熱涼血之品,可用溫清飲加減。如果兼見患處有滲出液之濕象,宜加桑白皮、薏苡仁、苦參等燥濕止癢藥物。另有 一部分人是因風寒束表以致脈絡瘀阻而起,症狀常見皮膚搔癢,手足冷,肢端皮膚遇冷常呈暗紅或蒼白,舌淡苔白脈細,則宜溫經、散寒、通脈,方如當歸四逆湯。

在外用方面,坊間常用的中藥藥膏為紫雲膏,主要功用為潤燥。為了針對各種不同的症狀,本院特別配製護膚玉紅膏、袪風除濕膏和青珠膏,分別對於皮膚乾癢龜裂 脫屑、皮膚有滲出物及乾癬的患者可以更有效地作針對性的治療。這些藥膏均為純中藥配方,皮膚易於吸收,且不會有類固醇所造成的副作用像皮膚萎縮、微血管擴 張、多毛症、毛囊炎和感染等。

日常生活方面,重要原則是讓皮膚保持濕潤,避免天氣一進入到冬天,讓皮膚乾燥的問題更加惡化。洗澡盡量用清水清洗身體,水溫不宜過高,盡量不用沐浴乳或肥皂 洗澡,以免沖掉過多保護肌膚的油脂;在沐浴後半小時內,盡速塗抹含油脂成分的保濕保養品,保濕效果較佳。在飲食方面,應少吃辛辣、燒烤、燥熱食物。可適度 攝取如:梨、蘋果、葡萄、奇異果、百合、木耳、海帶、蘿蔔、蓮藕、黃瓜、芝麻、核桃肉、桂圓肉、海參和深海魚等有助於滋陰潤燥的食物。同時晚上應儘早入 睡,嚴禁熬夜和吸菸,否則對乾燥的皮膚會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