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洗腎率逐年增高,已居全球之冠,且每年以新增6000名數目增加,這是件可憂之事。洗腎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及精神痛苦,每年也耗費350億健保財源,對社會經濟都有不良影響。
洗腎主要治療末期慢性腎臟疾病,洗腎率增高反映出慢性腎臟疾病盛行。腎臟生理功用應是排除體內廢毒物,經由精密小血管過濾及排泄血中廢毒物,腎臟內充滿小血管及排尿管道,很容易受到傷害。
近年已確定一些引起慢性腎臟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吸菸、高年齡、經常吃檳榔等。這些危險因子有累積作用,若糖尿病加上吸菸及吃檳榔,更使風險呈倍數增加。學術報告也提出,經常使用止痛藥及中草藥,會增加慢性腎臟疾病風險。
洗腎率高,顯示國內醫療品質缺陷及慢性病預防不足。近年流行病學追蹤發現,台灣洗腎盛行主因是糖尿病及高血壓,約5成洗腎病人導因於這兩種疾病,這兩類疾病若治療得適當,可大幅減低慢性腎臟病之惡化及洗腎需求。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發現,糖尿病患罹患初期腎病變盛行率為27.4﹪,研究人員針對血糖控制,分析病人糖化血色素(A1c)數據,發現僅四月之一符 合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小於7%,超過三成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大於9%,令人憂心。血糖或血壓控制不好,慢性腎臟病加速惡化,洗腎率就會大增。
在歐美國家,糖尿病以團隊式治療,醫師及營養師都會花時間向病人解釋與討論,成果顯著。我國糖尿病治療在醫學中心及大醫院也多能以相似治療方式。可惜小醫 院或診所普遍缺乏醫師與營養師合作團隊,加上健保給付限制,糖尿病患控制不理想,醫療不平衡及人力不足造成醫療品質低落,實應極力改進。
此外,吸菸及嚼檳榔不只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也增加糖尿病及高血壓引起末期腎臟病及洗腎率,長期使用自購止痛西藥或中草藥,也會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
其實,洗腎率可以大幅減低,策略可分為兩大項目,一是增高糖尿病及高血壓治療效率及品質,透過全國及全面性計畫,如增加糖尿病專科醫師及營養師,改良健保給付,普遍地建立團隊治療模式。
二是加強慢性腎臟疾病預防,勸導民眾不隨便使用止痛藥、中草藥及其他成藥,不吸菸及嚼食檳榔,尤其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禁菸及檳榔。有效的預防需要醫師與病人對慢性腎臟疾病認知,國衛院研究發現,只有不到10%慢性腎臟病患知道自己有慢性腎臟病,必須再加強。
全面減少洗腎,需要政界、醫界及學界合作並借重國外經驗,達成共識。國衛院計畫召開論壇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深入討論及腦力激盪,期找出解決策略及執行方式,結論將作為政府擬定政策建言,並給醫護人員及民眾作為醫療及預防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