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剩藥隨便丟 台灣河川驗出止痛藥

   資料來源:天空新聞網
   記者:陳清芳
   日期:99年06月30日
 
   

 

 

 

國內學界調查發現,台灣中北部河川有9 成檢出解熱鎮痛藥成分,某條河川紅黴素檢出量是德國的1500倍。台灣愛吃藥卻剩藥隨便丟的壞習慣,使水中生物被迫變成藥罐子。

台 大公衛學院環境衛生研究所副教授陳家揚今天指出,他用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乙醯水楊酸(acetylsalicyclic acid)、異布洛芬 (Ibuprofen)、那普洛辛 (naproxen )、ketoprofen等非類固醇消炎藥與咖啡因做為檢測標的,發現台灣中北部河川普遍檢出這些藥物。

陳家揚說,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中北部河川檢出的這些藥物濃度,並沒有特別高;但是,台灣除了污水下水道接管率超過9 成的台北市可有效攔截藥物污染外,外縣市接管率低,剩藥沖入馬桶或隨排洩物流入河川,未經攔截,直接進入河川原水,造成環境衝擊。

根據陳家揚的研究,台灣中北部河川有97% 可以檢出咖啡因、95%檢出乙醯水楊酸、94%檢出乙醯胺酚,其他消炎止痛藥成分也有47%到83%的檢出率。

翻開藥典,普拿疼、阿斯匹林、百寧痛、宜痛炎、復健炎等常見的解熱鎮痛藥,就含有這些藥物成分,而且為了加強效藥或提振精神,通常會添加咖啡因。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指出,台大環工所研究也發現,台灣某條河流紅黴素的檢出量是德國的1500倍、加拿大900 倍,可能原因包括台灣人愛吃藥,國人的用藥量是美國的7 倍,剩藥不當丟棄或畜產業濫用藥物,都可能使藥品進入河流。

陳家揚認為,減少藥物污染河川的根本解決之道是少用藥,其次是透過回收及正確處理剩藥或提高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攔截剩藥,長程目標是選用功效類似但較易分解的藥物,並請藥廠開發新藥時一併考量環境衝擊。

為減少藥物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危害,連瑞猛說,藥師公會全聯會發動1500家藥局,從7月起進行1個月的藥物檢收活動,全國統一超商也提供相關資料,希望將來建立定期回收剩藥、過期藥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