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師、學者提醒 近期少吃日本海域淺海魚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湯佳玲、洪素卿、范正祥、曾鴻儒
   日期:100年03月23日
 
   

 

 

 

面對日本福島核災危機,輻射污染從陸地擴至海洋,外界擔心輻射污染會進入食物鏈中,政府除繼續加強日本生鮮與加工產品等進口貨品輻射檢驗外,昨天起也針對從日本進口的3C民生消費產品、寄台郵件進行輻射偵測,海巡署也派出兩艘艦艇加入海上環境輻射偵測行列,目前輻射值都正常。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處長李若燦表示,昨已立即針對台灣北海岸的水域進行核種調查,沒有測到任何放射性元素。他認為,流經台灣的黑潮洋流會經由日本再流到北太平洋,初判日本輻射海域對台灣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漁 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日本進口水產,食品藥物管理局已逐批抽驗,我國也會持續監測海水是否遭到污染,但除非輻射塵到台灣附近,否則經過海水稀釋後,污染到 台灣的機率不高;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真也指出,現階段仍以日本水產監測為主,其他地區進口的魚類,短期內還不會有累積效應,但會長期監測。

醫師:沿岸海草恐吸收放射物質

新 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因福島輻射塵進入海水,這些放射性物質會被沿岸的海藻、海帶、海草吸收,兩、三個月後這些海藻中的放射碘含量可能會變。 不過,碘的半衰期比較短,要擔心的是銫,因銫的半衰期長達三十年,有機會進一步污染到小魚,然後跟著小魚進到大魚身上,包括鮪魚、旗魚等大洄游性魚類,未 來都得靠檢驗來把關。

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殷邦表示,放射性元素經由食物鏈的累積,通常食物鏈上層的物種會累積到較多的放射性元素。有些輻射塵較重會沉入深海,如果浮游生物先吃到,再被深海魚吃進去,那深海魚體內就會存在放射性元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說,現在只能寄望洋流把日本海域的輻射污染帶到全世界的海域稀釋,「近期最好不要碰該海域的海產,且先別吃淺海魚;一、兩年後,可能是深海魚少吃較佳。」

學者:海洋會稀釋銫濃度

不 過,核能資訊中心董事長、清大退休教授朱鐵吉認為,一九五○、六○年代,常常有核子試爆,環境中很多東西都可以測到銫137,但魚類中能測到的卻不多,這 是因海洋會把銫濃度稀釋,即使大型魚吞進了銫137,民眾吃下這些魚而暴露到的輻射劑量,也是非常的微量,不需過度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