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 - 地龍(下)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 第1716期
   記者: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中藥組 陳慧芳 藥師
   日期:
 
   

 

 

 

 三、採製

1. 廣地龍:於7~9月間採收。據廣東經驗,可用鮮辣蓼草搗爛成糊加茶鹵和清水,倒在蚯蚓多的地方,蚯蚓聞到藥氣爬出,即可捕捉。收集後拌以稻草灰,用溫水稍泡,除去體外粘膜,然後用小錐或針插入尾端,釘在木凳上,用小刀將腹部由頭至尾剖開,用溫水洗淨體內泥砂,曬乾或用火焙乾均可。

2. 土地龍:於6~9月採收,選擇蚯蚓多的地方,用鐵鏟翻土捕捉,然後用草木灰嗆死,去灰曬乾,如遇陰雨烘乾,整條入藥。

四、典籍記載

1. 性味歸經:鹹,寒。歸肝、脾、膀胱經。
2. 功效:解熱定驚,通經活絡,止咳平喘,利尿通淋。
3. 主治:
《名醫別錄》:「療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
《本草拾遺》:「療溫病大熱,狂言,主天行諸熱,小兒熱病癲癇。」
《本草綱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諸熱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經絡也。」「主傷寒瘧疾,大熱狂煩,及大人小兒小便不通,急慢驚風,歷節風痛。」
常應用於治療熱驚風、癲癇、風濕痹痛、風中臟腑、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閉、高血壓、腮腺炎…等問題之方劑中。

五、用法

1. 用量:5~15g煎服。研末吞服,每次1~3g。外用適量。
2. 禁忌:陽氣虛損、脾胃虛弱、腎虛喘促、血虛不能濡養筋脈者,不宜使用。
3. 不良反應:地龍常規劑量毒性小,但含有蚯蚓素具有溶血作用,故用量不宜過大,過量使用會出現頭痛、頭昏、腹痛、呼吸困難、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六、結語

在市場上「廣地龍」和「滬地龍」占地龍商品90%以上,其中「廣地龍」在藥材行業內被公認為品質最優,也是著名的廣東道地藥材。除此之外,還有稱為「土地龍」的商品,其主要來源為正蚓科異唇屬和愛勝屬的多種蚯蚓,如背暗異唇蚓、紅色愛勝蚓和赤子愛勝蚓等,主產於我國北方大部分省區,多為地方慣用品種,在當地自產自銷。「土地龍」由於品質較差,現已較少使用4。(全文完)

參考文獻
1. 王大觀、楊淑芬. 中藥臨床學. 知音出版社. 2005, 262-263.
2. 孫秀英、王富珍、王福星. 中藥地龍研究進展. 中國中醫藥資訊雜誌. 2009, 16: 102-105.
3. 劉黎明、柯影、王艷穎. 中藥材地龍的合理使用. 黑龍江醫藥. 1999, 3: 74.
4. 李薇、吳文如、肖翔林. 地龍規範化生產的研究概況. 中草藥. 2005, 36(9): 1419-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