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去濕化痰、活血化瘀及補益藥材均助降血脂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100年04月26日
 
   

 

 

 

脂質即傳統中醫所說的水穀精微之一,而血脂跟脾胃功能有關。中醫師張兆輝表示,脾在水穀精微的運化和吸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若水穀精微過盛而不能正常排出時,將化為痰濁,長期勞損情況下,脾功能將進一步下降,則造成脂質的堆積則聚濕生痰,一般來說,血中過多的脂質即為血中的痰濁。

張醫師指出,血脂也屬於脾胃化生的營養物質,也是血液的組成物質。從脾的生理功能方面來看,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升清降濁,對身體的物質和能量代謝可起到主要的作用。

另中醫認為,脾胃是化生水穀精微的主要臟腑,血是由水穀精微化生而來,血者水穀之精氣也,源源而來而實化於脾,意思是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營養物質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物質。由此可見,血脂跟脾胃功能有關。

張兆輝指出,許多中藥及其提取物都具有降血脂作用,例如祛濕化痰藥,包括半夏、澤瀉、茵陳等藥材;活血化瘀藥,包括蒲黃、紅花、丹參、虎杖、薑黃、赤芍等藥材;補益藥包括人參、黃耆、枸杞、黃精、黨參、首烏、當歸、女貞子、絞股藍、冬蟲夏草等藥材;清熱平肝藥包括黃連、草決明等藥材;瀉下消導藥,包括山楂、大黃、麥芽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