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骨折患者在術後會出現發熱情形,每個患者原因並不相同。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骨折術後發熱大致可區分為血瘀發熱、外感發熱、熱毒內侵、血虛發熱、陰虛發熱等五類型,建議患者仍應積極接受治療。
林高士醫師指出,血瘀發熱型患者,在骨折術後,血瘀局部常出現氣機不通,鬱而發熱,患者僅自覺發熱,無惡寒、頭痛、周身骨痛等表證,且精神狀態良好,並沒有疲倦困乏、噁心嘔吐、胃口差、煩渴欲飲等熱毒症狀,像這種情況術後用活血化瘀即可,不必清熱。
林高士醫師指出,外感發熱型患者,在骨折術後,由於正氣受損,抵禦外在能力減低,所以容易被外邪內侵,近而形成風寒、風熱等表證,臨床上常見患者惡寒、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治療依風寒、風熱的不同使用辛溫或辛涼解表的藥劑。
熱毒內侵型患者骨折術後熱邪有時會自傷口侵入而成熱毒之證,臨床上就有發熱而熱勢偏高的患者,這類型患者常伴噁心嘔吐、煩渴欲飲、舌紅苔黃等症狀,治宜清熱解毒;血虛發熱型患者,在骨折當時或術中出血較多,所以有時血虛陽浮,常見發熱而溫不甚高,口渴而喜歡熱飲,治宜補氣生血,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身熱則自退。
陰虛發熱型患者,在骨折術後,通常陰液耗散、陰虛陽亢,時常可見患者發熱但熱勢不高,發熱情形五至七日不退,舌紅苔少,在治療上以退熱為主,加上適合患者的其他個別治療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