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小兒疫苗

   資料來源:臺大健康電子報
   記者:臺大醫院藥劑部 黃織芬 藥師
   日期:
 
   

 

 

 

小兒疫苗接種是建立嬰幼兒免疫能力的重要工作,嬰幼兒及兒童因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抵抗力較弱,易遭受感染。為預防嬰幼兒及兒童罹患重大傳染病及感染之後遺症,預防接種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因此,台灣自1950 年起衛
生單位陸續實施各種預防接種工作。現階段台灣防疫策略列為常規接種之疫苗包括卡介苗、小兒麻痺、B 型肝炎、麻疹、日本腦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及水痘等疫苗。經由疫苗的使用,已使得多種傳染性疾病之罹患率及死亡率急速下降,也使國民健康獲得保障。

 

疫苗種類

疫苗根據是否仍然保留原來病原的活性,可分為活性減毒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與非活性疫苗 (killed vaccine) 兩大類。目前已有的活性減毒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
水痘疫苗等。此類疫苗經過減毒的製造過程,但仍保留病原體活性,打入人體以後能夠自行增殖而引起免疫反應,但通常不會致病。因此施打此類疫苗就好像是得到了輕微的自然感染,可提供較好的抗原反應,引起的免疫效果也比較持久,通常只須施打一劑即足以產生足夠的抗體。這類疫苗最主要的缺點在於可能會引起類似自然感染的病症,安全性顧慮較大。此外,活性疫苗比較容易被外來抗體中和而影響到它們的效力。

非活性疫苗一般可再細分為四類,包括:
一、死的去活化疫苗:A型肝炎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注射小兒麻痺沙克疫苗、流感疫苗、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等。
二、次單位疫苗:B型肝炎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等。
三、類毒素: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
四、多醣體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肺炎疫苗等。
此類疫苗一般製備較容易,但缺點在於其免疫效力較低,通常需要反覆注射多次,且無法持續很久,因此多數需要追加接種。因其效果較差,通常會加入佐劑(adjuvant),以提高免疫反應。

 

疫苗投予方式

疫苗的注射方式,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皮下注射較肌肉注射有較好的免疫效果,但含佐劑之非活性疫苗,因顧慮其局部腫痛及炎症反應,必須採肌肉注射,活性減毒疫苗則採皮下注射為宜,卡介苗建議以皮內注射,小兒麻痺沙
賓疫苗則為目前唯一採口服接種之疫苗。

 

疫苗接種時程

常規預防接種時間表

適合接種年齡 疫苗種類 劑量
出生24小時後 卡介苗 一劑
出生滿2-5天 B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 第一劑
出生滿1個月 B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 第二劑
出生滿2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第一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一劑
出生滿4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第二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二劑
出生滿6個月 B 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 第三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第三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三劑
出生滿12個月 水痘疫苗 一劑
出生滿12-15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一劑
日本腦炎疫苗 第一劑
日本腦炎(每年3 至5 月接種) 隔二週第二劑
出生滿1年6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追加
出生滿2年3個月 日本腦炎疫苗 第三劑
國小一年級 破傷風減量白喉疫苗 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追加
日本腦炎疫苗 追加

 

自費疫苗

除上述之常規疫苗接種,還有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疫苗、b 型嗜血桿菌疫苗、肺炎疫苗、A 型肝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五合一混合疫苗及六合一混合疫苗等可供自費選擇施打。

所謂五合一疫苗,即是將新型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加入b型流行性嗜血桿菌及小兒麻痺疫苗(沙克疫苗);六合一疫苗則是將五合一疫苗再加入B 型肝炎疫苗,如此可減少寶寶挨針的次數,但因接種時程的調整,六合一混合疫苗接種時程,與其他混合疫苗不同,時間是出生1.5 個月、3 個月、6個月及1 歲6 個月。

 

延遲接種或不明接種之處置

發生延遲接種情況時,不須重新施打,只須在固定間隔繼續打完未注射疫苗即可,但口服沙賓疫苗先前接種少於三劑、日本腦炎疫苗只接種一劑者,則視同未接種,須由第一劑重新施打。若對於接種情狀不清楚時,也視為未接種需重新
施打。若接種對象為大於7 歲以上孩童及青少年,不可給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DTP 或DTaP),而應施打減量白喉破傷風疫苗(dT)或減量白喉減量非細胞型百日咳破傷風疫苗(dTap)。

 

不良反應

疫苗接種常見的不良反應多為局部性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發紅、腫脹。全身性反應則為發燒、倦怠及不適感等,一般症狀只會持續一、二天,若有發燒症狀時只要給退燒藥即可,但在退燒藥的選擇上,阿斯匹林與類似的水楊酸製劑
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 (Reye syndrome),應避免使用,而選用其他種類的退燒藥,若發燒持續三天以上則應儘速就醫。另外過敏性反應也偶會發生,一旦發生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一般建議疫苗施打後應在醫院觀察至少三十分鐘,萬一產生嚴重過敏反應,以便即時處理。

 

禁忌症

一般原則為先前曾對疫苗或其任何成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急性發燒性疾病患者,因不易作疾病與疫苗接種反應之區分,不建議施打疫苗。活性減毒疫苗則不建議用於免疫不全與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病患、惡性疾病患者、懷孕婦女、嚴重營養不良及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三個月內,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十一個月內,也不宜注射活性減毒疫苗,且活性減毒疫苗注射後二週之內,不宜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

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預防多項傳染病,也是公共衛生工作中最具成本效益的投資,台灣自1950 年起陸續推動多項疫苗預防接種,使得多項危及國人生命的傳染病陸續受到控制或消失在歷史軌跡中,1980 年起大規模的B 型肝炎疫苗注射,已經使國內兒童的慢性帶原率下降到百分之一左右,肝癌發生率明顯下降,也成為國際上矚目的成果。

隨著科技的進步,疫苗的發展也不斷突破,除傳統的口服及注射劑型外,鼻噴型等新給藥劑型也陸續研發中,較少副作用的非細胞型、基因重組型疫苗也將取代舊有製劑,新的混合疫苗也陸續上市,對於降低醫療成本、減少嬰幼兒打針次數及提高預防接種率應有相當的幫助,未來疫苗發展勢必更安全、方便、有效,可為嬰幼兒健康作更好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