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癲能停」自行加藥 沒治癲癇險中毒

發表於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藥學科 顏素珍 藥師
   日期:100年08月25日
 
   

 

 

 

45歲陳先生兩年前頭部外傷引起癲癇,開始使用「癲能停」。最近他跌倒導致腦出血被送到急診,抽血顯示癲能停濃度高達60mg/dl(正常範圍約10至20mg/dl)。原來他誤以為發作,自行加藥,沒想到導致藥物過量

不少癲癇病患與家屬對於用藥安全認識不足。不像「救心(NTG)」緊急發作時服用,可立即緩解心絞痛,抗癲癇藥物平常就要規則服藥,維持血中濃度不按醫囑吃藥,藥物濃度不足易使癲癇難以控制,濃度過高會引起中毒症狀

以癲能停為例,藥物劑量與血中濃度並非線性比例,當趨近療效範圍時,往往增加一點劑量,血中濃度即上升許多,藥量超過時可能會造成頭暈、惡心嘔吐、四肢無力、昏迷,更嚴重可能也會引發癲癇發作。

很多病患都知道規則服藥,但就是會忘記吃藥,中風或失智老人更常出錯。若常常忘記服藥,應於回診時告訴醫師,試著改善用藥習慣或選擇替代藥物。

「前一天忘了吃藥,隔日想起來,趕快多吃一些。」這是錯誤觀念。對血中有效濃度狹窄的藥品而言,若忘記服藥數小時才想起來,應盡快補服。但以一天2次的抗癲癇藥物為例,若已接近下一次給藥時間4小時內,不必補服,避免短時間內有雙倍藥量進入體內。

患者容易忘記服藥,可請家屬協助,或與工作及日常生活習慣結合,甚至以鬧鐘設定提醒,如病患晚餐後有散步習慣,可在散步前吃藥。藥物半衰期較短者如癲通,藥物吸收快,一天要服藥2至4次,才能避免血中濃度過度波動。

於是藥廠研發緩釋錠,可延長吸收時間,減少服藥次數。此類特殊劑型既能減少給藥次數而增加病患服藥遵從性,也可避免血中濃度波動太大的副作用。但此劑型不適用鼻胃管灌食,一旦磨粉服用,藥量一次釋出,容易引發藥物波動,也失去緩釋錠的功能。

另外要提醒,抗癲癇藥物即使同一種成份,通常有眾多廠牌與劑型,藥效可能有落差。當癲癇控制穩定後,切勿任意更換廠牌或劑型;應在醫師同意後才更換廠牌,同時也應留意癲癇控制狀況。

抗癲癇藥物副作用可分三類,一類與個人體質有關,像癲能停、癲通、樂命達等,服藥三個月內,少數人可能出現皮膚過敏或眼睛周圍及臉部腫脹,口腔潰瘍等現象,一旦不適,應立即回診,避免發生史帝芬強生症候群等嚴重全身過敏反應。第二類與劑量有關,通常是眩暈、嗜睡、頭痛、步態不穩,可調整劑量、改變給藥方式或搭配其他藥物來減輕症狀。

第三類是長期用藥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癲能停可能造成齒齦增生或發炎、巴比妥、癲通、帝拔癲等造成骨質疏鬆,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與鈣片、葉酸、多喝水、注意口腔衛生。當副作用發生時,都應與醫師討論,而非自行減藥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