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常見於婦女、嬰幼兒族群。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此症是由於鐵攝入、吸收不足,或需求量增加,或損失過多等原因導致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素合成所引起的小血球性貧血。在中醫屬於血虛、萎黃、疳證等範疇。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缺鐵性貧血患者臨床上常見皮膚黏膜蒼白、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一般的貧血症狀,部分患者可見舌痛或萎縮性舌炎、口角炎、毛髮乾燥無澤、 脫髮、指甲脆而變形等。在中醫古籍中提到,「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中所提到因脾病而見的脈象特點及面色黃不澤、少氣 等症與缺鐵性貧血相似。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缺鐵性貧血形成與飲食失調、稟賦不足、久病不癒等因素有關,其病位在脾、腎,與心、肝等臟也密切相關。由於脾為後天之本,胃乃水穀之海,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臟器功能需要有充分的營養物質供應。
若飲食失節,臟腑虛損等損傷脾胃,脾胃虛弱,氣血生化無源,會造成貧血。而腎為先天之本,若稟賦不足,脾腎陽虛,溫煦滋養無權,精血不生,也會造成貧血。而心血不足,心神失養;肝血不足則影響血虛日久,指甲色淡無澤,頭昏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