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咳嗽2個月,可能氣喘徵兆

   資料來源: 台灣新生報
   記者:  周志祥
   日期:01月15日
 
   

 

 

 

76歲陳姓老婦咳嗽症狀長達2個月,期間至診所拿止咳藥皆無效,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胸腔內科檢查,經黃建文主任診斷為氣喘,而咳嗽症狀之所以沒有改善,是因為以普通的感冒方式治療,沒有對症下藥所致。

陳姓老婦表示,天氣冷颼颼,有時候又會出現太陽來騙人,一直感冒不停,鼻塞、流鼻水、咳嗽,晚上睡覺還會有哮鳴聲,吃藥吃很久都沒有效,醫師診斷是氣喘,但平常又沒有「喘」的情形,怎麼都不會想到是氣喘造成的咳嗽,年紀這麼大了才得到氣喘,真的是有苦難言。

胸腔內科黃建文主任表示,一般感冒通常3~5天即可痊癒,但若是氣喘所引起的咳嗽則會持續1~2周以上,有些是以慢性咳嗽來表現,並非都會出現典型咻咻的喘鳴聲。陳姓老婦年輕時於紡織廠工作,因長期接觸職場空氣中的過敏原(棉絮),使得呼吸道敏感度提升,此次因季節變換氣溫溫差大,刺激呼吸道收縮引起急性發作,若僅以普通感冒方式來治療,就會達不到治療效果。

咳嗽超過3~6周以上的慢性咳嗽患者,會建議先做肺功能檢查,如發現支氣管阻塞或有過度敏感現象,可以輔助診斷為氣喘所引起,給予吸入式類固醇或氣管擴張劑治療,通常1至2週症狀就會改善,但還是需要長期使用藥物,依照醫師指示調整藥物,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

氣喘個案管理師林欣怡表示,氣喘是一種過敏引起反覆發作的氣流阻滯,經由外在或內在的刺激因素,刺激呼吸道,使呼吸道變窄並引發發炎反應,臨床上會出現咳嗽、胸悶、痰多、呼吸困難、喘鳴聲,尤其是在半夜或凌晨更為明顯,誘發氣喘的原因如感冒、過敏原(塵顢、皮毛脫屑的動物、花粉、黴菌、污染的空氣)、氣溫急速變化、刺激性化學藥品等,都是會造成氣喘惡化的因素。

黃建文叮嚀,若有咳嗽超過一個月、半夜經常咳醒、在清晨時特別容易發作、咳嗽偶爾會有哮鳴聲等情形,就要小心並非是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即可能是氣喘發作,應儘早就醫對症治療,若氣道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無適時控制,病況在急性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輕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