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疥瘡感染之預防與治療(上)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35期)
   記者: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金秦瑩
   日期:09月21日
 
   

 

 

 

疥瘡 (scabies) 是一種惱人的疾病,且存在時間久遠,最早源於60年代,自歐洲及北美洲開始傳播,到1980年已達常態的週期波動流行,常在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人群密集的環境,造成群聚性感染。雖然疥瘡感染率並沒有年齡上的差異,但因護理之家、長期照護機構住民以高齡長者為主,在生理機能及免疫力較弱的狀態下,一經感染,後續控制漫延的防護工作實屬不易。

一、疥瘡的患部與成因

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通常透過人傳人肢體接觸模式傳染,也有少數途徑是經由貓、狗等動物宿主傳染。其主要寄生於皮膚表層皺摺及柔軟處,常見於乳房、腋窩、肘部、手指縫、小腹部、腹股溝、男性生殖器 (陰囊,陰莖和龜頭) 和腳的兩側等位置。潛伏期3~6週,在此期間可能無任何症狀表現,發病期的典型症狀主要是皮膚劇烈的搔癢感,同時伴隨皮膚表層全身或局部性紅斑、丘疹、水皰、膿泡,圓頂狀病變,5或6毫米大小的紅色結節。如病人過度抓癢,可能導致身體搔破傷痕,繼而引發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膿皰瘡、甲溝炎感染。一般疥瘡在成年感染者較少分佈於顏面部,但嬰幼兒可能會出現臉部及頭部。年幼的兒童和嬰兒常常出現在手掌和腳掌和手指的各處,甚至可能會出現在指甲下?蟲,兒童皮膚發炎通常比成人更嚴重,往往是水皰或大皰情形。

由於疥蟲夜行晝伏的特性,於夜間刺激活動增加,另其排泄物也容易引起宿主皮膚劇癢難耐,因此病人多半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因疥蟲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的環境較為活躍,一般冬天會穿著厚重衣物保暖,睡覺也會蓋大棉被,此時皮膚表面維持的溫度較高,更適合疥蟲的繁衍與活動,因此疥瘡大流行的季節多半在秋、冬,天氣轉涼時。

二、致病因子

「疥蟲」又稱疥(sarcoptes scabiei)是一種微型節肢動物,易感染人體的疥蟲,蟲體很小肉眼幾乎看不見,在顯微鏡下可見蟲背隆起呈現乳白色。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採寄生穴居模式,雌蟲會分泌蛋白水解?(protease)啃食宿主的表皮組織,以螯肢和足爪破壞角質細胞,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潛入表皮顆粒層,白天隱藏其中,避免被發現。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2至15毫米長,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雌雄成蟲在皮膚角質層交配,雄蟲隨即死亡,雌蟲每天產卵1~3粒,快速受精後,經隧道送入顆粒層,此過程不停重覆,產卵期約4~6週,期間共可產出40~90顆卵,之後雌蟲自然死亡。一般約有10%的受精卵會在三到四天孵化成幼蟲,在洞穴生活,歷經三次蛻皮,離開洞穴的表面,再選擇進入其他毛囊或皮膚皺摺內,自行挖掘隧道,幼蟲隱藏在隧道中,經2~3天長成稚蟲(nymph),約10日後稚蟲蛻變為成蟲(adult mite),持續下一世代循環交配。鑑別診斷疥瘡必須從各種形式蝨病的區別,從蟲或跳蚤叮咬,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現類似濕疹,體癬,過敏性皮膚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大皰性類天皰瘡,丘疹性蕁麻疹,脂溢性皮炎)而誤判,須經試驗 (皮膚碎屑,皮膚鏡)檢查做進一步區分。

三、結痂型的疥瘡

1847年,挪威的Boeck學者報告了從兩位痲瘋病人身上觀察到的一種不尋常疥瘡型態,之後Hebra參訪挪威,也發現類似的案例,因此將這種型態的疥瘡命名為scabies norvegica。挪威型疥瘡在挪威以外的國家也可看到。免疫能力較差(如:HIV,痲瘋病)、營養缺乏、長期臥床、中風、感覺性神經疾病、惡性腫瘤、失智症、淋巴瘤、年長行動不便者,以及長期接受強效外用皮質類固醇或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者,可能會感染較嚴重的結痂型 /挪威型/角化型(Crusted/Norwegian Scabies/keratotic)疥瘡,在頭皮、手和腳特別容易受到影響,指甲往往增厚、變色。病人身上會出現有角化或痂皮的疹子,內含大量疥蟲及卵,疥?寄生數量可能多達上千至百萬隻,是一種傳染性強的疾病。且因角質層被破壞程度較大,呈現出結痂、厚皮的外觀,組織滲出液多,更容易讓細菌從裂口侵入感染,嚴重時可能引發全身性敗血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