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性感冒在世界各地傳播。每年的流感季都造成約300萬至500萬件重病案例,其中有約25萬至50萬名患者死亡。耕莘醫院院長馬漢光表示,預防流感的方法:疫苗、良好的個人衛生及公衛措施;當發現罹患流感時,需與接觸群隔離(停課)、使用藥物等。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邀請耕莘醫院院長馬漢光主講「胸腔健康.快樂生活」-預防勝於治療,談流感與肺炎。
流感在北半球及南半球爆發的季節主要為冬季,赤道附近的國家則會不定時爆發流行。耕莘醫院院長馬漢光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全身性症狀較為嚴重,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足以影響工作能力,在高危險群之病患,其嚴重之併發症亦可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
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流感,但仍以冬天天冷時較容易發生流行,歷來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
馬漢光院長表示,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老年人、幼兒、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常會出現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疫苗注射後可引起抗體的產生,抗體可保護人體不被病毒感染。馬院長表示,建議可在每年10月開始施打,接種完約2~4周產生抗體。接種流感疫苗後48小時內約有1~2%的接種者可能會有發燒反應,應告知醫師曾經接種過流感疫苗以作為鑑別診斷的參考。
流感抗病毒藥劑在症狀開始後的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所以當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頭痛或全身倦怠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向醫師詳細說明症狀、接觸史和旅遊史,讓醫師評估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的需要。
|